协畅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和谐流畅。
▶ 《宋书‧谢灵运传论》: “夫五色相宣, 八音协畅。”
- 协 (協)xié ㄒㄧㄝˊ1)共同合作,和洽:~商。~定。~和。~调(ti...
- 畅 (暢)chàng ㄔㄤˋ1)没有阻碍地:~通。~达。~销。流~。通~。...
- 协相 协助。 ▶ 宋 曾巩 《太平州与本路转运状》: “享神明之协相, 具福禄之来成。” ▶ 明 李东阳 《明故袭封衍圣公以和墓志铭》: “时复有修庙之役, 公协相规画, 劳勩甚殷。”
- 协用 1. 谓正确使用。 ▶ 《书‧洪范》: “次四曰协用五纪。” ▶ 孔 传: “协, 和也。 和天时, 使得正用五纪。” 2. 即协韵。 音韵学用语。 ▶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艺文一》: “观古人谐声, 有不可解者, 如‘玖’字、‘有’字多与‘李’字协用, ‘庆’字、‘正’字多与‘章’字、‘平’字协用。 如《诗》: ‘或群或友, 以燕天子’。” ▶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一: “古诗之韵, 如《三百篇》协用者, ‘西北有高楼, 上与浮云齐’是也。”参见“ 协韵 ”。 参阅 清 段玉裁 《六书音均表三》、 王力 《汉语诗律学》第二章第二五节。
- 协睦 亦作“协穆”。 和睦。 ▶ 《书‧周官》“﹝司徒﹞扰兆民” 孔 传: “以安和天下众民, 使小大皆协睦。” ▶ 《三国志‧蜀志‧马良传》: “今衔国命, 协穆二家。” ▶ 《北齐书‧魏收传》: “ 收 先副 王昕 使 梁 , 不相协睦。” ▶ 《新唐书‧王处存传》: “协穆 太原 以自助, 远近同心。” ▶ 明 刘基 《拟连珠》之五二: “弼亮惟寅而万姓协睦。” ▶ 郭沫若 《宿楚雄》诗之一: “民族埙篪真协睦, 农田禾黍好收成。”
- 协私罔上 怀抱私情,欺骗君上。协,通“挟”。
- 协理 xiélǐ①协助办理:~员│派员前去~筹款事宜。②规模较大的银行、企业中协助经理主持业务的人,地位仅次于经理。
- 协穆 见“ 协睦 ”。
- 协爱 共同热爱。 ▶ 晋 陆云 《盛德颂》: “天人允嘉, 民神协爱, 历数在身, 有命将集。”
- 协策 犹协助。 ▶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 曹参 ﹞协策 淮阴 , 亚迹 萧公 。”
- 协济 1. 同心协力, 互相支持。 ▶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十三: “更相调护, 协济于朝。” ▶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端平襄州本末》: “且诸将不能协济, 反自相忌嫉。” 2. 友援;救济;接济。 ▶ 明 徐渭《贺兵侍江公擢户书启》: “转饷 关 中 , 伫待 萧何 之协济。” ▶ 《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六年》: “协济户十八万, 自入籍至今十三年, 止输半赋。”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欧人之中国观》: “而各省亦以款项协济中央。” 3. 旧时地方政府按中央命令将所徵税款协助其他地方政府的部分。 ▶ 清 顾炎武 《郡县论七》: “若尽一县之入用之而犹不足, 然后以他县之赋益之, 名为协济。” ▶ 清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军政府财政纪要》: “ 贵州 夙号贫国, 然协济实惠, 亦祇承平时有之。”参见“ 协饷 ”、“ 协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