剸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tuán ㄊㄨㄢˊ
1)割断,截断:“末不锐则不入,刃不薄则不~。”
zhuān ㄓㄨㄢˉ
1)专擅。
2)统领。
- 剸决 专断;决断。 ▶ 《史记‧朝鲜列传》: “天子曰: 将率不能前, 乃使 卫山 谕降 右渠 , 右渠 遣太子, 山 使不能剸决, 与左将军计相误, 卒沮约。” ▶ 《汉书》作“颛决”。 ▶ 《汉书‧司马迁传》: “名家苛察缴绕, 使人不得反其意, 剸决于名, 时失人情。” ▶ 《史记‧太史公自序》作“专决”。 ▶ 《新唐书‧杜佑传》: “历金部郎中, 为水陆转运使, 改度支兼和籴使。 于是军兴馈漕, 佑 得剸决。” ▶ 元 王恽 《双庙怀古》诗: “乞灵激懦衷, 剸决刚同鍊。”
- 剸刦 剸刦拼音:tuán jié 注音:ㄊㄨㄢˊ ㄐㄧㄝ ˊ 词语解释拦路抢劫。 清 陶澍 《拿获徐海一带匪徒审办附片》:“剸刦私盐逃逸。”
- 剶 chuán ㄔㄨㄢˊ1)修剪;切断(枝条):“正月到二月,可~树枝”。剪核。
- 剸剡 裁割。 ▶ 汉 马融 《长笛赋》: “挢揉斤械, 剸剡度拟。”剡, 一本作“ 掞 ”。
- 創 chuàng ㄔㄨㄤˋchuāng ㄔㄨㄤˉ1)均见“创”。
- 剸剧 犹剸繁。 ▶ 宋 王安石 《贺运使学士转官启》: “紬秘延阁, 剸剧外司。” ▶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康定元年》: “ 池 性朴易, 剸剧非所长, 转运使 江钧 、 张从革 劾 池 决事不当及稽留德音, 坐是左迁。”
- 剴 kǎi ㄎㄞˇ1)见“剀”。
- 剸割 1. 刺割。 ▶ 唐 孟郊 《寒溪》诗之三: “波澜冻为刀, 剸割凫与鷖。” ▶ 宋 洪迈 《夷坚丙志‧黄十翁》: “又一山, 有树无叶, 垂植刀剑, 囚扳援而上, 受剸割之苦, 积尸无数。” 2. 裁决, 治理。 ▶ 《旧唐书‧李涵传》: “ 德宗 即位, 以 涵 和易, 无剸割之才, 除太子少傅, 充 山陵 副使。” ▶ 宋 王谠 《唐语林‧识鉴》: “﹝某公﹞长厚有馀, 心无机术, 伤于畏怯, 剸割多疑。” ▶ 明 唐顺之 《赠宜兴令冯少虚序》: “此两者烦文缛礼之疲其形, 惕谗畏谴之斗其心, 虽有强干之资, 剸割之才, 且耗然而眊矣。” ▶ 清 钱谦益 《三良诗‧汪中丞岁星》: “修谨固足多, 剸割亦可倚。”
- 剳 dá ㄉㄚˊ1)钩,镰刀。zhá ㄓㄚˊ1)古同“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