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夺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bōduó
①用强制的方法夺去:~劳动成果。
②依照法律取消:~政治权利。
- 剥 bāo ㄅㄠˉ1)去掉外面的皮或其他东西:~皮。~花生。·参考词汇:s...
- 夺 (奪)duó ㄉㄨㄛˊ1)抢,强取:抢~。掠~。巧取豪~。强(qiǎn...
- 剥复之机 剥复之机 基本解释:剥复:《周易》的二卦名,剥落与来复;机:时机。盛衰、消长的时机。
- 剥奠 祭祀时, 供品不以巾遮盖, 谓之“剥奠”。 ▶ 《礼记‧檀弓上》: “丧不剥奠也与, 祭肉也与。” ▶ 孔颖达 疏: “剥, 犹裸露也。 言丧奠脯醢, 不复设巾, 可得裸露。 与是语辞。 谓丧不裸露奠者, 为有祭肉也, 无祭肉即得裸露。”
- 剥复 《易》二卦名。 坤下艮上为剥, 表示阴盛阳衰。 震下坤上为复, 表示阴极而阳复。 后因谓盛衰、消长为“剥复”。 ▶ 《宋史‧程元凤传》: “极论世运剥复之机。” ▶ 清 王韬 《泰西立约不足恃》: “然倚伏之机, 剥复之理, 本无定局。” ▶ 严复 《原强》: “物强者死之徒, 事穷者势必反, 天道剥复之事, 如反覆手耳。” ▶ 李大钊 《国民之薪胆》: “或者盛衰剥复之几, 此暂见之小波澜, 正为多难兴邦, 殷忧启圣之因缘。”
- 剥害 盘剥伤害。 ▶ 《旧唐书‧韦巨源传》: “树怨天下, 剥害生灵, 兆庶流离, 户口减耗。” ▶ 《明史‧神宗纪一》: “天旱, 虽由朕不德, 亦天下有司贪婪, 剥害小民, 以致上干天和, 今后宜慎选有司。”
- 剥壳枪 即驳壳枪。 手枪的一种。 外有木盒, 射击时可移装在枪后, 作为托柄。 射程较一般手枪远, 可连续射击。
- 剥寒 方言。 犹贬低。 ▶ 浩然 《艳阳天》第二八章: “瞧你把人家 立本 剥寒的一个钱都不值了!”
- 剥壳 bāoké[husking] 剥去或除去外壳或外皮的行为或过程
- 剥床 语出《易‧剥》: “剥床以足, 以灭下也。” ▶ 陈梦雷 浅述: “侵灭正道, 自下而上也。”又: “剥床以肤, 切近灾也。” ▶ 陈梦雷 浅述: “阴祸已迫其身也。”后用“剥床”称残害忠良或迫身之祸。 ▶ 明 邵璨 《香囊记‧赏雪》: “我和你虽隐居无预, 恐有剥床之灾, 未免忧葵之叹。”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马介甫》: “五两鹿皮, 或买剥床之痛。”
- 剥坐 革职治罪。 ▶ 《旧唐书‧安禄山传》: “及长, 解六蕃语, 为互市牙郎。 二十年, 张守圭 为 幽州 节度, 禄山 盗羊事觉, 守圭 剥坐, 欲棒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