刿目鉥心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又作: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和精力。
- 刿目 触目, 刺眼。 ▶ 元 刘埙 《隐居通议...
- 鉥 shù ㄕㄨˋ1)长针:“一女必有一刀、一锥、一箴、一~”。2)刺:“...
- 心 xīn ㄒㄧㄣˉ1)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
- 鉥心刿目 又作:呕心沥血。
- 刿目 触目, 刺眼。 ▶ 元 刘埙 《隐居通议‧古赋一》引 傅幼安 《丽谯赋》: “今之上栋下宇、翬飞鸟革, 昔之瓦砾粪壤而刿目者也。”
- 刿目怵心 guì mù chù xīn 【解释】刿:刺伤;怵:惊动。指触目惊心【出处】清·包世臣《再与杨季子书》:“至于秦汉之文,莫不洞达駘宕,刿目怵心。”【示例】季新《新评》:“至于其他骨肉之间,眈眈逐逐之态,随事随处一一标而出之,足令人~者,不一而足。”【拼音码】gmcx【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 刳精鉥心 极言用心劳苦。
- 刿鉥心腑 形容穷思苦索,刻意为之。
- 鉥心刳形 同“鉥心刿目”。
- 鉥心刿肾 同“鉥心刿目”。
- 刿鉥 谓雕琢。 ▶ 明 李东阳 《麓堂诗话》: “ 李长吉 诗, 字字句句欲传世, 顾过于刿鉥, 无天真自然之趣。”
- 刿鉥肝肾 见“刿鉥心腑”。
- 刿心鉥肾 同“刿鉥心腑”。
- 剀 (剴)kǎi ㄎㄞˇ1)规劝讽喻:~讽。以古~今。2)〔~切〕符合事实,如“~~中理”、“~~教导”。
- 刿心鉥目 刿心鉥目 基本解释:刿:伤,割;鉥:长针,指用针刺。眼睛被割,心被刺。形容触目惊心。
- 剀切 1. 恳切规谏。 ▶ 《汉书‧贾邹牧路传赞》“ 贾山 自下劘上”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 “劘谓剀切之也。” ▶ 《新唐书‧儒学传上‧孔颖达》: “后太子稍不法, 颖达 争不已, 乳夫人曰: ‘太子既长, 不宜数面折之。 ’对曰: ‘蒙国厚恩, 虽死不恨。 ’剀切愈至。” ▶ 宋 王明清 《挥麈前录》卷二: “﹝ 雍孝闻 ﹞前此屡上封事剀切, 九重固已默识其名。” 2. 切实, 恳切;切中事理。 ▶ 《新唐书‧魏徵传》: “ 徵 亦自以不世遇, 乃展尽底薀无所隐, 凡二百馀奏, 无不剀切当帝心者。” ▶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景定行公田》: “ 徐经孙 一疏, 力陈买田之害, 言多剀切, 竟不付外。” ▶ 明 归有光 《少傅陈公六十寿诗序》: “至于条列天下之事, 详明剀切, 可施于世。” ▶ 清 《今世说‧文学》: “﹝ 黄永一 ﹞孝友深挚, 交情剀切。” ▶ 沙汀 《困兽记》十三: “关于奶妈的事, 吴楣 已经托过她好久了。 然而, 虽是说得那么剀切, 她却并没有立刻催过。”
- 刿心怵目 见“刿目怵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