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厚生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lì yòng hòu shēng
【解释】利用:尽物之用;厚:富裕;生:民众。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富裕。
【出处】《尚书·大禹漠》:“正德,利用,厚生,惟和。”
【拼音码】lyhs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富裕
- 利用 lìyòng①使事物或人发挥效能:废物~ㄧ~当地的有利条件发展畜牧业。...
- 厚生 1. 使人民生活充裕。 &nb...
- 厚生利用 谓富裕民生物尽其用。语出《书·大禹谟》:“正德,利用,厚生,惟和。”蔡沈集传:“利用者,工作什器,商通货财之类,所以利民之用也。厚生者,衣帛食肉,不饥不寒之类,所以厚民之生也。”
- 厚生 1. 使人民生活充裕。 ▶ 《书‧大禹谟》: “正德, 利用, 厚生, 惟和。” ▶ 孔颖达 疏: “厚生, 谓薄徵徭, 轻赋税, 不夺农时, 令民生计温厚, 衣食丰足, 故所以养民也。” ▶ 唐 白居易 《进士策问》之五: “谷帛者, 生于下也;泉货者, 操于上也。 必由均节, 以致厚生。” ▶ 《清史稿‧食货志一》: “今 长白 新设治, 移殖最宜, 如以实边之策, 资厚生之利, 所谓两益者也。” 2. 谓重视养生以保长寿。 ▶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 “祗足以灾身, 非所以厚生也。” ▶ 《魏书‧列女传‧封卓妻刘氏》: “人处世, 孰不厚生?” 明 何景明 《内篇》第二十篇: “厚生者欲也。”
- 利用 lìyòng①使事物或人发挥效能:废物~ㄧ~当地的有利条件发展畜牧业。②用手段使人或事物为自己服务:互相~。
- 综合利用 zōnghélìyòng对资源实行全面、充分、合理的利用。
- 利疚 利病;利弊。 ▶ 宋 苏舜钦 《杜公谢官表》: “绝纤介之私回, 讲长久之利疚。”
- 利生 佛教语。 利益众生。 ▶ 唐 慧能 《坛经‧付嘱品》: “师春秋七十有六, 年二十四传衣, 三十九祝发, 说法利生三十七载。”
- 利病 1. 犹利弊, 利害。 ▶ 《淮南子‧要略》: “兆见得失之变, 利病之反, 所以使人不妄没于势利, 不诱惑于事态。” ▶ 《新唐书‧杨瑒传》: “帝尝召宰相大臣议天下户版 延英殿 , 瑒 言利病尤详。” ▶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 “文学之士, 不至遗弃, 又通知民间利病, 以其曾试于外也。” 2. 优劣。 ▶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 “ 刘季绪 才不能逮于作者, 而好诋诃文章, 掎摭利病。” 3. 利于治病。 ▶ 《越绝书‧外传计倪传》: “苦药利病, 苦言利行。”
- 利率 lìlǜ利息和本金的比率。
- 利皮扎马 [Lipizzaner]又作Lippizaner。一种行走轻捷的马品种,以的里雅斯特(以前是奥匈帝国的一部分)附近利皮扎的奥地利皇家种马场而得名。利皮扎马自1580年开始配育,共有6个品系。这种马的背长,颈短粗,平均身高152~164厘米,平均体重450~585千克,通常为灰色。有些产于原来属于奥匈帝国的国家,少量出口到了美国。最有名的是维也纳西班牙骑术学校训练出来的利皮扎马。
- 利物浦大学 利物浦大学 基本解释:英国的大学。1903年创建于利物浦。设有文学、理学、医学、法学、工学、兽医、社会及环境研究、教育及校外教育等学院。
- 利益 lìyì好处:物质~ㄧ个人~服从集体~。
- 利物浦 [Liverpool]英格兰西北部城市及默西赛德都市地区中心。位于默西河河口。1207年英王约翰批准设建制。它一直缓慢发展,到18世纪时,由于与美洲和西印度群岛的贸易,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仅次于伦敦的英国大港口。利物浦与曼彻斯特之间的铁路(1830年开通)是英格兰连接两大主要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重创,战后它作为港口和工业中心的重要性都已下降。它是甲壳虫乐队的诞生地,也是利物浦大学(1903)所在地。人口:市约461,500(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