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词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指“是”这个特殊性质的动词。 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前面同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共同组成句子的谓语部分。
- 判断 pànduàn①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就是肯定或否定某种事物的存在,或指...
- 词 (詞)cí ㄘˊ1)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汇。~书。~典。...
- 断词 见“ 断辞 ”。
- 判断 pànduàn①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就是肯定或否定某种事物的存在,或指明它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过程。在形式逻辑上用一个命题表达出来。②断定:你~得很正确│正确的~。③〈书〉判决(案件)。
- 判断力 pànduànlì[understanding;judgment] 分析决断的能力
- 单称判断 dānchēng pànduàn[single judgment] 断定某一个别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判断
- 盖然判断 gàirán pànduàn[probability;judgment] 反映对象可能有或可能没有某种属性的判断。形式是“S可能是(可能不是)P”。也称或然判断,可能判断
- 直言判断 逻辑学名词。 亦称定言判断。 是无条件地反映事物有或没有某种属性的判断。 它通过联系词“是”与“不是”来肯定与否定事物的某种属性。 例如: “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和“自然界不是静止不变的”都是直言判断。 它的公式是: S是(不是)P。 人们以直言判断来表现已获得关于客观现实规律的知识。
- 判施 分别施予。 ▶ 《水浒传》第一一六回: “﹝ 宋江 ﹞却去 净慈寺 修设水陆道场七昼夜, 判施斛食, 济拔沉冥, 超度众将, 各设灵位享祭。”
- 判明 pànmíng分辨清楚;弄清楚:~是非│~真相。
- 判析 辨析;分析。 ▶ 唐 柳宗元 《梦归赋》: “胶余衷之莫能舍兮, 虽判析而不悟。”
- 判案 pàn5àn(1)[decide a case]∶判决案件(2)[peruse]∶谓政府官员批阅公文
- 判文 即判决书。 ▶ 邓友梅 《烟壶》四: “都说他的死刑开脱了, 可没见判文。”
- 判正 评定;评断。 ▶ 《后汉书‧陈寔传》: “ 寔 在乡闾, 平心率物。 其有争讼, 辄求判正, 晓譬曲直, 退无怨者。”
- 判教 佛教语。 谓判定各类经典的意义和地位。 ▶ 隋 智顗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十: “圣人布教各有归然, 然诸家判教非一。” ▶ 吕澄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六讲: “辨教就是判教, 因为当时的大乘是作为佛教全体中的一员了, 就应依判教方法, 辨明某一大乘在全体中应该占有什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