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收博采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犹兼收并采。
- 兼 jiān ㄐㄧㄢˉ1)加倍,把两份并在一起:~旬(两个十天)。~程。~...
- 收 shōu ㄕㄡˉ1)接到,接受:~发。~信。~支。~讫。~益。2)藏或...
- 博采 bócǎi[collect widely] 广泛采取博采众长
- 旁收博采 广泛收集采纳。
- 兼收并录 把不同的说法都一并载录下来。
- 兼收并畜 同“兼收并蓄”。
- 兼收并蓄 jiān shōu bìng xù 【解释】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出处】唐·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示例】对古代文化遗产,要批判地继承,不能~。【拼音码】jsbx【灯谜面】储金会【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状语;指把不同性质东西收存起来【英文】all-embracing
- 兼收并采 亦作“兼收并采”。广泛收罗采用。
- 博采众议 bó cǎi zhòng yì 【解释】博:广;议:建议。广泛采纳群众的建议【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登传》:“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拼音码】bczy【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含褒义【英文】collect widely all advices
- 博采众长 bó cǎi zhòng cháng 【解释】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示例】他对学生、画友,从不以我画线,而是主张~,自立门户。(黄胄《怀念望云老师》)【拼音码】bczc【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吸收别人的长处【英文】collect widely all good qualities
- 旁搜博采 见“旁搜博采”。
- 穷搜博采 广泛地搜罗采集。
- 兼摄 谓本职外同时代理其他职务。 ▶ 《礼记‧丧服小记》“士不摄大夫” 唐 孔颖达 疏: “此谓士丧无主, 不敢使大夫兼摄为主也。” ▶ 明 李东阳 《赠右谕德谢君序》: “储宫之有左右春坊, 犹朝廷之有翰林……其有迁转, 则视其班级高下, 或相出入, 或相兼摄。” ▶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十八日》: “此外各埠可相机设法, 或以就近领事兼摄, 或选殷商为绅董, 畀以副领事之名。”
- 兼揽 并采。 ▶ 清 曾国藩 《复陈右铭太守书》: “阁下志节嶙峋, 器识宏达, 又能虚怀取善, 兼揽众长。”
- 兼才 见“ 兼材 ”。
- 兼总 1. 总括;一并治理。 ▶ 《汉书‧儿宽传》: “唯天子建中和之极, 兼总条贯。”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 “ 尸佼 兼总于杂术, 青史 曲缀以街谈。” ▶ 《旧唐书‧后妃传上‧太宗贤妃徐氏》: “窃见顷年已来, 力役兼总, 东有 辽海 之军, 西有 昆丘 之役。” 2. 同时具有。 ▶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二》: “创者 羲 农 耶, 治者 尧 舜 耶, 家者 大禹 耶, 征者 汤 武 耶, 仙者 广成 耶, 圣者 尼父 耶。 上古帝王兼总二三, 斯为极盛, 而 轩辕氏 六者具焉。”
- 兼收并録 1 兼收并録(兼收並録)1.1 词语解释1.2 成语解释1.3 引用及链接 兼收并録(兼收並録)拼音:jiān shōu bìng lù 注音:ㄐㄧㄢ ㄕㄡ ㄅㄧㄥˋ ㄌㄨˋ 词语解释把不同的说法都一并载录下来。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答客问下》:“传闻异辞,记载别出,不能兼收并録以待作者之决择,而私作聪明,自定去取,则此次之业难于凭藉者四矣。” 成语解释兼收并録(兼收並録)【解释】:把不同的说法都一并载录下来。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答客问下》:“傳聞異辭,記載别出,不能兼收並録以待作者之決擇,而私作聰明,自定去取,則此次之業難于憑藉者四矣。”
- 兼怀 谓包容各个方面。 ▶ 《庄子‧秋水》: “兼怀万物, 其孰承翼?” 成玄英 疏: “怀, 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