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源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bīngyuán
士兵的来源:~充足。
- 兵 bīng ㄅㄧㄥˉ1)武器:~器。~刃。~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
- 源 yuán ㄩㄢˊ1)水流所从出的地方:河~。泉~。发~。~远流长。~头...
- 兵火 bīnghuǒ战火,指战争:~连天ㄧ书稿毁于~。
- 兵法 bīngfǎ古代指用兵作战的策略和方法:熟谙~。兵符[bīngfú]①古代调兵遣将的符节。②兵书。
- 兵灾 bīngzāi战乱带来的灾难。
- 兵油子 bīngyóu zi指久在行伍而油滑的兵。
- 兵烬 犹兵火。 ▶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 “兵烬所经, 玉石俱毁, 况书宜火物也。”
- 兵气 1. 战争的气氛。 ▶ 《汉书‧燕剌王刘旦传》: “谋事不成, 妖详数见, 兵气且至, 奈何?” 唐 王昌龄 《宿灞上寄侍御王与弟》诗: “昨闻羽书飞, 兵气连朔塞。” ▶ 明 李东阳 《风雨叹》诗: “ 潼关 以西兵气多, 芦笳吹尘尘满 河 。” ▶ 清 曹寅 《十三夜南楼看月》诗: “直北再瞻兵气劲, 龙沙早雪是今年。” 2. 士气。 ▶ 唐 杜甫 《新婚别》诗: “妇人在军中, 兵气恐不扬。” ▶ 唐 杜甫 《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 “兵气回飞鸟, 威声没巨鳌。” ▶ 仇兆鳌 注: “兵气二句, 言军势之振。” ▶ 溥伟 《让国御前会议日记》: “惟军饷紧要, 饷足, 则兵气坚, 否则气馁兵溃, 贻患甚大。”
- 兵燧 犹烽燧。 古代边防报警燃举的烟火。 借指战乱。 ▶ 清 龚自珍 《平均篇》: “至极不祥之气, 郁于天地之间, 郁之久乃必发为兵燧, 为疫疠, 生民谯类, 靡有孑遗, 人畜悲痛, 鬼神思变置。” ▶ 王闓运 《李仁元传》: “ 江西 院司知兵燧日远, 因议转饷。”
- 兵燹 bīngxiǎn〈书〉战争造成的焚烧破坏等灾害:藏书毁于~。
- 兵毁 犹战火。 ▶ 元 刘埙 《隐居通议‧鬼神》: “未几, 此屋遭兵毁荡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