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无斗志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bīngwúdòuzhì
[lack of morale] 军队的一种状态。意为部队的士兵缺乏作战的决心和勇气
- 兵 bīng ㄅㄧㄥˉ1)武器:~器。~刃。~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
- 无 (無)wú ㄨˊ1)没有,与“有”相对;不:~辜。~偿。~从(没有门径...
- 斗志 dòuzhì战斗的意志:激励~ㄧ~昂扬。
- 斗志昂扬 dòu zhì áng yáng 【解释】斗争的意志旺盛。【示例】战士们听了英雄的报告,受到很大鼓舞,个个~。【拼音码】dzay【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形容人的精神【英文】have high morale
- 兵无常势 bīng wú cháng shì 【解释】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出处】先秦·孙武《孙子·虚实》:“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拼音码】bwcs【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指具体问题要用具体办法去解决
- 兵无常形 见“兵无常势”。
- 兵无血刃 同“兵不血刃”。
- 兵曹 1. 古代管兵事等的官员。 ▶ 汉 代为公府、司隶的属官。 ▶ 唐 代为府、州设立的“六曹”(或“六司”)之一, 在府称“兵曹参军”, 在州称“司兵参军”。 后世或沿用此称。 ▶ 唐 韩愈 《赠张童子序》: “又二年, 益通二经, 有司复上其事, 繇是拜卫兵曹之命。” ▶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抚字长民‧兵曹》: “ 汉 公府掾史有兵曹, 主兵事。 司隶属官有兵曹从事史, 郡国为使。 ▶ 北齐 同诸曹为参军。 今又独置于 开封府 也。” 2. 古代军中掌管作战部署的机构。 ▶ 三国 魏 曹操 《步战令》: “诸部曲者, 各自安部陈兵疏数, 兵曹举白。” 3. 指兵部。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抚兵》: “俺待要飞檄 金陵 , 告兵曹转达车驾, 许咱们迁镇移家。”
- 兵旗 军旗。 ▶ 《史记‧天官书》“其西有句曲九星, 三处罗: 一曰天旗, 二曰天苑, 三曰九游。” ▶ 唐 张守节 正义: “九游九星, 在玉井西南, 天子之兵旗, 所以导军进退, 亦领州列邦。 并不欲摇动, 摇动则九州分散, 人民失业, 信命一不通, 于中国忧。 以金、火守之, 乱起也。” ▶ 南朝 梁 刘孝绰 《答云法师书》: “昔戈盾夹车, 备不虞于 周 后;兵旗引驾, 防未然于 汉 君, 斯皆执心黄屋, 瑞无绀马, 事极寰寓之中, 理隔天人之外。 皇上自兹善觉, 降迹 阎浮 , 以住地之心, 行则天之化, 故能慈导三有, 仁济万物。”
- 兵曹鸟 传说因 唐 代 崔希高 在 并州 任兵曹而得名的一种鸟。 据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孝行》, 崔希高 仁孝友悌, 丁母忧, 哀毁过礼。 后转 并州 兵曹, “厅前丛苇, 有小鸟如鹪鹩来巢, 孕卵五色, 旦如鸡子。 数日, 鷇毁雏见, 已大于母。 月馀, 五色成文, 大如鹅, 驯扰闲暇。 顷之飞翔, 时归旧所。 人到于今号为‘兵曹鸟’。”
- 兵旅 军队。 ▶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 司马穰苴 ﹞未至国, 释兵旅, 解约束, 誓盟而后入邑。” ▶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二节: “他一被同化了之后, 便大兴土木, 建宫室, 筑寝庙, 立社稷, 治兵旅, 向邻邦的民族修好的修好, 征伐的征伐。”
- 兵木 谓武器不锐利。 ▶ 《汉书‧东方朔传》: “兵木无刃, 衣縕无文。” ▶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 “兵器如木而无刃, 言不大治兵器也。”
- 兵政 管理军队和用兵的事务。 ▶ 宋 叶适 《经总制钱二》: “财与兵相为变通, 则兵数少而兵政举, 若此则国用不乏矣。” ▶ 明 王琼 《双溪杂记》: “有兵政则有马政。 马育于监苑, 善矣, 兵不得而熟习焉;马给于兵, 善矣, 马不得而蕃息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