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舟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lánzhōu
[boat] 木兰木制造的船。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对船的美称
- 兰 (蘭)lán ㄌㄢˊ1)指“兰草”和“兰花”:~艾(“兰花”和“艾草”...
- 舟 zhōu ㄓㄡˉ1)船:~辑。龙~。轻~。一叶扁~。泛~。同~共济。·...
- 木兰舟 用木兰树造的船。 ▶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 “ 木兰洲 在 浔阳江 中, 多木兰树。 昔 吴王 阖闾 植木兰于此, 用构宫殿也。 ▶ 七里洲 中, 有 鲁般 刻木兰为舟, 舟至今在洲中。 诗家云木兰舟, 出于此。”后常用为船的美称, 并非实指木兰木所制。 ▶ 唐 罗隐 《秋晓寄友人》诗: “更见南来钓翁说, 醉吟还上木兰舟。” ▶ 南唐 冯延巳 《喜迁莺》词: “忽忆去年离别, 石城 花雨倚江楼, 波上木兰舟。” ▶ 明 李东阳 《送崔指挥谦漕运还大河》诗: “滞雨浓云黯不收, 漕歌声动木兰舟。”
- 兰艾 兰草与艾草。 兰香艾臭。 常比喻君子小人或贵贱美恶。 ▶ 《宋书‧武帝纪中》: “若大军登道, 交锋接刃, 兰艾吾诚不分。” ▶ 唐 张九龄 《在郡秋怀》诗之一: “兰艾若不分, 安用馨香为。”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 “ 宋 儒之学, 则人人皆可以空谈。 其间兰艾同生, 诚有不尽餍人心者, 是嗤点之所自来。”
- 兰舆 古代的一种轻使车。 ▶ 《后汉书‧舆服志上》: “近小使车, 兰舆赤毂, 白盖赤帷。 从驺骑四十人。”
- 兰艾同焚 lán ài tóng fén 【解释】兰花跟艾草一起烧掉。比喻不分好坏,一同消灭。【出处】《晋书·孔怛传》:“兰艾同焚,贤愚所叹。”【拼音码】latf【用法】主谓式;作宾语;比喻不分好坏,一同消灭【英文】impose the same destiny upon the noble and the mean alike
- 兰臭 《易‧系辞上》: “同心之言, 其臭如兰。” ▶ 孔颖达 疏: “谓二人同齐其心, 吐发言语, 氤氲臭气, 香馥如兰也。”后因以“兰臭”指情投意合。 ▶ 宋 李曾伯 《沁园春‧饯税巽甫》词: “赖交情兰臭, 绸缪相好;宦情云薄, 得失何知?” 明 倪谦 《听鹤轩赋》: “心孚契以兰臭兮, 结新盟于岁寒。”
- 兰艾难分 lán ài nán fēn 【解释】好人、坏人难于分清。【出处】《宋书·沈攸之传》:“今复相遇,起接锋刃,交战之日,兰艾难分。土崩倒戈,宜为蚤(早)计,无使一人迷昧,而九族就祸也。”【拼音码】lanf
- 兰膏 1. 古代用泽兰子炼制的油脂。 可以点灯。 ▶ 《楚辞‧招魂》: “兰膏明烛, 华容备些。” ▶ 王逸 注: “兰膏, 以兰香炼膏也。” ▶ 晋 张华 《杂诗》: “朱火青无光, 兰膏坐自凝。” ▶ 唐 刘长卿 《杂咏上礼部李侍郎‧寒釭》: “恋君秋夜永, 无使兰膏薄。” 2. 一种润发香油。 ▶ 唐 浩虚舟 《陶母截发赋》: “象栉重理, 兰膏旧濡。” ▶ 唐 温庭筠 《张静婉采莲曲》: “兰膏坠发红玉春, 燕钗拖颈抛盘云。” ▶ 明 无心子 《金雀记‧合雀》: “合将令女配时髦, 从教与你共处幽闺, 同事兰膏。”
- 兰芝 1. 兰草与灵芝。 ▶ 《淮南子‧说林训》: “兰芝以芳, 未尝见霜。” ▶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 “朱桂黝儵于南北, 兰芝阿那于东西。” 2. 比喻高雅的情趣。 ▶ 宋 欧阳修 《答吕公著见赠》诗: “四时花与竹, 樽俎动可随。 况与贤者同, 薰然袭兰芝。” 3. 喻佳子弟。 ▶ 宋 范仲淹 《陈质殿丞挽歌词》: “贤哉生令嗣, 遗秀在兰芝。”参见“ 芝兰玉树 ”。
- 兰肴 佳肴。 ▶ 《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 “兰肴山竦, 椒酒渊流。” ▶ 李贤 注: “兰肴, 芳若兰也。” ▶ 唐太宗 《帝京篇》之八: “兰肴陈绮席, 千锺合 尧 禹 。” ▶ 宋 梅尧臣 《送宣倅马屯田》诗: “昔时 谢公 来赛神, 兰肴作椒金作锺。”
- 兰芝常生 兰芝常生拼音:lán zhī cháng shēng 注音:ㄌㄢˊ ㄓㄧ ㄔㄤˊ ㄕㄥ 成语解释兰芝常生【拼音】:lán zhī cháng shēng【解释】:兰芝:兰草和灵芝草。比喻高尚的美德长在。【出处】: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朱桂黝儵于南北,兰芝阿那于东西。”注引:《礼年威仪》:“君乘金而王,其政平,则兰芝常生。”
- 兰羞 佳肴。 ▶ 南朝 梁简文帝 《九日侍皇太子乐游苑》诗: “兰羞荐俎, 竹酒澄芬。” ▶ 宋 范仲淹 《送吴安道学士知崇州》诗: “一麾轻去奉兰羞, 共惜清贤岂易求。” ▶ 宋 李清照 《长寿乐‧南昌生日》词: “看彩衣争献, 兰羞玉酎。 祝千龄, 借指松椿比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