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法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1. 谓规、矩、权、衡、准、绳。
▶ 北齐 刘昼 《新论‧适才》: “规、矩、权、衡、准、绳, 六法殊形, 而各有任。”
2. 南朝 齐 谢赫 《古画品录》谓绘画有六法: 一气韵生动, 二骨法用笔, 三应物象形, 四随类赋彩, 五经营位置, 六传移模写。 见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 后以为 中国 绘画的总法则和代称。
▶ 清 姚鼐 《题句容学博冯墨香小照》诗: “君实精六法, 自摹山水乐。”
▶ 林纾 《跋戴文节遗墨》: “ 文节 之精于六法, 未必不有所授。”
▶ 郁达夫 《为霭民先生题经公颐渊画松》诗之二: “六法通灵力有馀, 暮年点笔势凌虚。”
3. 佛教谓六法戒。 其说不一, 撮其要者有: (1)谓染心相触, 盗人四钱, 断畜生命, 小妄语, 非时食, 饮酒;(2)谓不淫, 不盗, 不杀, 不虚诳语, 不饮酒, 不非时食;(3)谓不尊敬佛, 为尊敬法, 不尊敬僧, 不尊敬戒, 不尊敬定, 不尊敬诸善知识。
4. 佛教称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等六念为“六法”。
▶ 宋 沈遘 《章献皇太后忌日斋文》: “伏愿往凭六法, 超脱五门。”
- 六 liù ㄌㄧㄡˋ1)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
- 六洲 指世界的六大洲: 亚洲 、 欧洲 、 非洲 、 大洋洲 、 北美洲 、 南美洲 。 ▶ 清 秋瑾 《宝刀歌》: “愿从兹以天地为炉、阴阳为炭兮, 铁聚六洲。” ▶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藉享天然, 则禘祫海藻, 享祧猿蜼, 六洲之氓, 五色之种, 谁非出于一本, 而何必为是聒聒者邪?”
- 六泉 1. 亦称“ 六钱 ”。 ▶ 王莽 始建国 二年(公元10年)所铸六种圆形钱币的总称。 即小泉、么泉、幼泉、中泉、壮泉、大泉, 合称泉货六品。 除小泉、大泉外, 其他流通不广。 参阅《汉书‧食货志下》。 2. 泉名。 一在 安徽省 青阳县 五溪山 之南, 俗称 六泉口 。 一在 甘肃省 陇西县 东南, 其泉有六源, 故名。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陕西八‧巩昌府》: “ 六泉 在府东南五里。 ▶ 《地记》: ‘ 东晋 太元 十一年, 西秦 乞伏国仁 帅骑兵袭 鲜卑 三部大人 密贵 等于 六泉 ’, 即此也。 ▶ 胡氏 曰: ‘ 六泉 当在 高平 境内。 ’”
- 六沴 谓六气不和。 气不和而相伤为沴。 ▶ 《尚书大传》卷三: “维时洪祀, 六沴用咎于下, 是用知不畏而神之怒。” ▶ 《汉书‧孔光传》: “其传曰: ‘时则有日月乱行’……又曰: ‘六沴之作’, 岁之朝曰三朝, 其应至重。” ▶ 颜师古 注: “沴, 恶气也。” ▶ 晋 陆机 《愍怀太子诔》: “精感六沴, 咎徵紫房。” ▶ 宋 苏轼 《御试制科策》: “夫五行之相沴, 本不至于六, 六沴者, 起于诸儒欲以六极分配五行, 于是始以皇极附益而为六。”
- 六清 即六饮。 ▶ 《周礼‧天官‧膳夫》: “凡王之馈……饮用六清。” ▶ 郑玄 注: “六清, 水、浆、醴、凉、医、酏。” ▶ 孙诒让 正义: “此即《浆人》之‘六饮’也。”后用以泛指饮料。 ▶ 明 姚士麟 《见只编》卷下: “茶于 吴 会 为六清上齐, 乃自 大梁 迤北便食盐茶, 北至 关中 则熬油极炒, 用水烹沸点之, 以酥持敬上客。”
- 六沉鎗 六沉鎗拼音:liù chén qiāng 注音:ㄌㄧㄨˋ ㄔㄣˊ ㄑㄧㄤ 词语解释即绿沉枪。
- 六渠 见“ 六辅渠 ”。
- 六沉枪 即绿沉枪。 ▶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三摺: “五方旗, 六沉枪, 遮天映日。”
- 六漠 犹六幕。 ▶ 《楚辞‧远游》: “经营四荒兮, 周流六漠。” ▶ 洪兴祖 补注: “ 汉 乐歌作六幕, 谓六合也。” ▶ 宋 范成大 《惜交赋》: “余既有此淑质兮, 昔幽处而无仇。 怅佳人之眇觌兮, 走六漠而周求。”
- 六氟化铀 六氟化铀 基本解释:化学式uf6。淡黄色固体粉末。易升华。有毒。具放射性。化学腐蚀性强。一般由二氧化铀与氟化氢在500°c时反应制得四氟化铀,再在350°c时与氟反应而得。广泛应用于原子能工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