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幺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liùyāo
[LiuYao―a famous music piece in Tang Dynasty] 唐代有名的曲子
初为《霓裳》后《六幺》。――唐·白居易《琵琶行》
- 六 liù ㄌㄧㄡˋ1)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
- 幺 yāo ㄧㄠˉ1)小,排行最末的:~叔。~妹。2)数目一(a.称呼电话...
- 六幺令 六幺令拼音:liù yāo lìng 注音:ㄌㄧㄨˋ ㄧㄠ ㄌㄧㄥˋ 词语解释1. 唐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六幺》、《绿腰》。幺是小的意思,因此调羽弦最小,节奏繁急,故名。其词为双调九十四字,仄韵。 唐 白居易 《杨柳枝词》之一:“《六幺》《水调》家家唱,《白云》《梅花》处处吹。” 宋 梅尧臣 《莫登楼》诗:“腰鼓百面红臂韛,先打《六幺》后《梁州》。” 明 张四维 《双烈记·策勋》:“一棒轻敲昼鼓,《六幺》慢奏笙簧。”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韩文荆公事辑》:“ 熙载 自击鼓, 屋山 舞《六幺》,每醉,以乐聒之,乃醒。”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此曲牌。南曲属仙吕入双调,字数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北曲属黄钟宫者,字数与词牌或南曲都不同;属仙吕宫者,字数与词牌相同,句读略异;都用在套曲中。京剧亦有《六幺令》,系吹打曲牌,无唱词,多用于官员上朝、回府时。
- 六幕 指天地四方。 ▶ 《汉书‧礼乐志》: “专精厉意逝九阂, 纷云六幕浮大海。” ▶ 颜师古 注: “六幕, 犹言六合也。” ▶ 唐 王初 《自和书秋》诗: “ 汉 宫夜结双茎露, 阊阖凉生六幕风。” ▶ 宋 王琪 《秋日白鹭亭向夕风晦有作》诗: “是时天宇旷, 六幕无纤霭。” ▶ 章炳麟 《訄书‧定版籍》: “方土者, 自然者也。 自然者, 非材力, 席六幕之馀壤, 而富斗绝于类丑。”
- 六幽 指天地四方。 ▶ 《文选‧班固<典引>》: “神灵日照, 光被六幽。” ▶ 蔡邕 注: “六幽, 谓上下四方也。” ▶ 《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 “朕闻明君之德, 启迪鸿化, 缉熙康乂, 光照六幽。” ▶ 李贤 注: “六幽谓六合幽隐之处也。” ▶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 “六幽允洽, 一德无爽。”
- 六庚 传说主灾害的神兽名。 ▶ 明 杨慎 《艺林伐山‧六庚》: “六庚为白兽, 在上为客星, 在下为害气。” ▶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赠处》: “幼叨文笔, 抉二酉之珍藏;长学《阴符》, 占六庚之害气。” ▶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偕计》: “明害气于六庚, 晓丽占熊之日;披珍藏于二酉, 春横倚马之云。”
- 六师 周 天子所统六军之师。 ▶ 《书‧康王之诰》: “张皇六师, 无坏我高祖寡命。” ▶ 曾运乾 正读: “六师, 天子六军。 ▶ 周 制一万二千五百人为师。” ▶ 《孟子‧告子下》: “一不朝, 则贬其爵;再不朝, 则削其地;三不朝, 则六师移之。”后以为天子军队之称。 ▶ 唐 许敬宗 《奉和入潼关》诗: “济 潼 纡万乘, 临 河 耀六师。” ▶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 “及车驾将至, 冰骤坚, 六师毕济。”亦泛指全部军队。 参见“ 六军 ”。
- 六庚日 干支相配的六个庚日: 庚子、庚寅、庚辰、庚午、庚申、庚戌。 ▶ 《云笈七签》卷八一: “此符消九虫, 当以六庚日常以白薄纸、竹纸书服之。”
- 六市 犹六街, 指都市的大街闹市。 ▶ 元 汤式 《普天乐‧送人迁居金陵》曲: “瞻九重乾坤荡荡, 看六市人烟穰穰, 听五更珂佩锵锵。”
- 六府 1. 古以水、火、金、木、土、谷为“六府”。 ▶ 《左传‧文公七年》: “六府、三事, 谓之九功。 水、火、金、木、土、谷, 谓之六府。” ▶ 《书‧大禹谟》: “地平天成, 六府三事允治, 万世永赖。” ▶ 孔颖达 疏: “府者, 藏财之处;六者, 货财所聚, 故称六府。” ▶ 《魏书‧高闾传》: “重光丽天, 晨晖叠旦。 六府孔修, 三辰贞观。” ▶ 宋 王禹偁 《拟封田千秋为富民侯制》: “是故朝有八政, 货食为先;世修六府, 土谷在列。” 2. 上古六种税官之总称。 ▶ 《礼记‧曲礼下》: “天子之六府, 曰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货, 典司六职。” ▶ 郑玄 注: “府, 主藏六物之税者, 此亦 殷 时制也。” ▶ 《墨子‧节葬下》: “五官六府。” ▶ 孙诒让 间诂: “六府, 古籍无明文。 ▶ 《曲礼》‘六府’, 郑 君以为 殷 制, 则非 周 法。 ▶ 《左传‧文七年》、《大戴礼记‧四代篇》并以水火金木土谷为六府, 亦非官府。 ▶ 《汉书‧食货志》说 太公 为 周 立九府圜法, 颜 注谓即《周官》大府、玉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职内、职金、职币等官。 若然, 天子有九府, 六府或亦诸侯制与?” 清 高其倬 《蓟州新城》诗: “九门戒楼橹, 六府严关扃。” 3. 即六腑。 ▶ 《庄子‧列御寇》: “穷有八极, 达有三必, 形有六府。” ▶ 成玄英 疏: “八极三必穷达, 犹人身有六府也。” ▶ 南朝 宋 何承天 《雉子游原泽篇》诗: “冰炭结六府, 忧虞缠胸襟。” ▶ 宋 梅尧臣 《樊推官劝予止酒》诗: “每饮辄呕泄, 安得六府和?” 4. 指身体的外形。 ▶ 《金瓶梅词话》第二九回: “这位娘子, 三停平等, 一生衣禄无亏, 六府丰隆, 晚岁荣华定取。” 5. 文昌宫之六星。 ▶ 《晋书‧天文志上》: “文昌六星, 在北斗魁前, 天之六府也, 主集计天道。” 6. 古乐章名。 ▶ 《尚书大传》卷一下: “歌《大化》、《大训》、《六府》、《九原》, 而 夏 道兴。” ▶ 郑玄 注: “四章皆歌 禹 之功。”
- 六币 古代朝聘所献的六种礼物。 ▶ 《周礼‧秋官‧小行人》: “合六币: 圭以马, 璋以皮, 璧以帛, 琮以锦, 琥以绣, 璜以黼。 此六物者, 以和诸侯之好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