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pì ㄆㄧˋ
1)偏,距离中心地区远的:偏~。~静。~陋。~野。~远。穷乡~壤。
2)不常见的:冷~。生~。
3)性情古怪,不合群:孤~。怪~。乖~。~戾。~性。
- 僻书 冷僻的书籍;极罕见的书籍。 ▶ 宋 计有功 《唐诗纪事‧温庭筠》: “ 令狐綯 曾以旧事访于 廷筠 , 对曰: ‘事出《南华》, 非僻书也。 ’”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卷三: “ 唐 高祖 太宗 武德 贞观 初, 因 隋 制以吏部典选, 后人滋多, 判目近浅, 乃采经籍古义、僻书隐言以试之, 唯恐选人之知。” ▶ 《明史‧李昌祺传》: “预修《永乐大典》, 僻书疑事, 人多就质。” ▶ 鲁迅 《二心集‧关于<唐三藏取经诗话>的版本》: “《两浙古本考》虽然并非僻书‧但中学生诸君也并非专治文学史者, 恐怕未必有暇涉猎。”
- 僺 qiào ㄑㄧㄠˋ1)〔侥~〕形状细长的样子。
- 僻乱 邪僻反常, 不合正道。 ▶ 《吕氏春秋‧诚廉》: “今 周 见 殷 之僻乱也, 而遽为之正与治, 上谋而行货, 阻兵而保威也。”
- 價 jià ㄐㄧㄚˋjie ㄐㄧㄝ1)均见“价”。
- 僻事 1. 邪僻之事。 ▶ 汉 荀悦 《申鉴‧杂言上》: “是故僻志萌, 则僻事作。” 2. 不习见常用的故实;僻典。 ▶ 宋 许顗 《彦周诗话》: “然前辈 杨 、 刘 、 李 、 宋 最号知僻事, 岂不知读《汉官仪注》而疑之耶?” 元 林坤 《诚斋杂记》卷上: “ 唐 末有 乔子旷 者, 能诗, 喜用僻事, 时人谓之狐穴诗人。” ▶ 清 戴名世 《吴他山诗序》: “﹝君之诗﹞僻事以为奥, 奇字以为古乎?”
- 僸僸 仰首貌。 ▶ 《晋书‧挚虞传》: “前湛湛而摄进兮, 后僸僸而方驰。”
- 僻介 1. 犹言远在。 ▶ 唐 柳宗元 《邕州马退山茅亭记》: “是亭也, 僻介 闽 岭, 佳境罕到, 不书所作, 使盛迹郁堙, 是贻林涧之愧。” 2. 偏执耿直。 ▶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洪君畴》: “赋性僻介, 素不与内侍往还。”
- 僸佅兜离 僸佅兜离(僸佅兜離)拼音:jìn mài dōu lí 注音:ㄐㄧㄣˋ ㄇㄞˋ ㄉㄡ ㄌㄧˊ 词语解释泛指我国古代少数民族音乐。《文选·班固<东都赋>》:“四夷间奏,德广所及,僸佅兜离,罔不具集。” 李善 注引《孝经钩命诀》:“东夷之乐曰佅,南夷之乐曰任,西夷之乐曰林离,北夷之乐曰僸。”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山高水长殿看烟火》:“上入座,赐茶毕,凡各营角伎以及僸佅兜离之戏,以次入奏。”
- 僻侧 偏;倾斜。 ▶ 唐 柳宗元 《斩曲几文》: “勾身陋狭, 危足僻侧。 支不得舒, 胁不遑息。”
- 僸 jìn ㄐㄧㄣˋ1)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乐曲名。2)〔~~〕仰头振奋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