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自恣日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佛教以农历七月十五日为“僧自恣日”。 此日僧众举罪悔过, 无忌无隐, 故称。 也称佛欢喜日。 参阅《翻译名义集‧众善行法》。
- 僧 sēng ㄙㄥˉ1)佛教指出家修行的人,梵语“僧伽”的简称:~侣。~尼...
- 自恣 放纵自己, 不受约束。 ▶ 《楚辞‧大招》:...
- 日 rì ㄖˋ1)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月星辰。~晷(guī...
- 自恣 放纵自己, 不受约束。 ▶ 《楚辞‧大招》: “自恣 荆 楚 安以定只, 逞志究欲心意安只。” ▶ 《后汉书‧梁冀传》: “少为贵戚, 逸游自恣。” ▶ 《辽史‧萧孝先传》: “在枢府, 好恶自恣, 权倾人主, 朝多侧目。” ▶ 清 彭尺木 《陈和叔传》: “发为文, 磊落自恣, 不可控制。”
- 跋扈自恣 bá hù zì zì 【解释】形容为所欲为,无所忌惮。【出处】《明史·朵颜传》:“于是长昂益跋扈自恣,东勾土蛮,西结婚白洪大,以扰诸边。”【示例】缘道设关隘,垄断公私。涡河、浍、颖之间,~。(《清史稿·袁甲三传》)【拼音码】bhzz【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僧舍 1. 僧人的住所。 ▶ 唐 冯贽 《云仙杂记‧暖香满室如春》: “ 宝云溪 有僧舍, 盛冬若客至, 则燃薪火, 暖香一炷, 满室如春。” 2. 指寺院。 ▶ 宋 真山民 《晓行山间》诗: “僧舍在何许?隔林钟磬清。” ▶ 清 阎尔梅 《锦屏山》诗: “渔林乌柳围金橘, 僧舍香楠荫铁蕉。”
- 僧腾客 南朝 梁 时为抵御 侯景 攻 台城 而召募的敢死士。 ▶ 《南史‧贼臣传‧侯景》: “山起芙蓉层楼, 高四丈, 饰以锦罽, 捍以乌笙, 山峰相近。 募敢死士, 厚衣袍铠, 名曰‘僧腾客’, 配二山, 交鎙以战。”
- 僧英 僧中佼佼者。 ▶ 南朝 梁 沈约 《为齐竟陵王解讲疏》: “弟子 萧子良 , 涤盥烦襟, 栖情正业, 肃萃僧英, 敬敷慧典。” ▶ 唐 李白 《赠僧崖公》诗: “江濆遇同声, 道崖 乃僧英;说法动海岳, 游方化公卿。”
- 僧腊 僧尼受戒后的年岁。 ▶ 唐 韩翃 《题荐福寺衡岳暕师房》诗: “僧腊阶前树, 禅心江上山。” ▶ 明 宋濂 《孤峰德公塔铭》: “世寿七十又九, 僧腊六十有二。” ▶ 清 褚人获 《坚瓠二集‧僧腊》: “僧家言僧腊言, 犹言年岁也。”
- 僧蓝 见“ 僧伽蓝 ”。
- 僧统 僧官名。 始于 北魏 。 ▶ 宋 赞宁 《大宋僧史略‧僧统》: “ 秦 制 关中 , 立僧正为宗首; 魏 尊北土, 改僧统领缁徒。” ▶ 宋 赞宁 《大宋僧史略‧僧统》: “﹝ 师贤 ﹞同辈五人, 魏帝 亲为下发, 诏 贤 为僧统。 僧统之官自 师贤 始也。” ▶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碑帖‧吴越僧统慧因普光大师塔铭》: “时年十三, 梁 授 法相大师 , 封 安国罗汉寺 主, 加 两浙 僧统。”
- 僧行 谓佛门戒行。 ▶ 唐 赵璘 《因话录》卷四: “﹝ 刘彦范 ﹞年八十, 犹精强, 僧行不亏。” II称众僧。 ▶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 “僧行, 有谁随俺?但请无虑, 不管分毫失赚。” ▶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二》: “僧 德明 游山, 忽得奇菌, 归以供众, 毒发, 僧行死者十馀人。”
- 僧纳 见“ 僧衲 ”。
- 僧衣 僧人穿的衣服, 又名袈裟。 ▶ 唐 綦毋潜 《过融上人兰若》诗: “山头禅室挂僧衣, 窗外无人溪鸟飞。”参见“ 袈裟 ”。
- 僧纲 僧官名。 ▶ 《西游记》第十一回: “ 太宗 喜道: ‘果然举之不错, 诚为有德行有禅心的和尚。 朕赐你左僧纲, 右僧纲, 天下大阐都僧纲之职。 ’” ▶ 《清史稿‧食货志一》: “寺观僧道, 令僧纲、道纪按季册报。” ▶ 《清会典‧礼部十一‧祠祭清吏司》“凡僧官道官皆注于籍”原注: “直省僧官, 府曰僧纲, 州曰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