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虎豹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犹言充当恶人。
▶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 “众僧其间只有你做虎豹, 叨叨地把爷凌虐。”
- 做 zuò ㄗㄨㄛˋ1)进行工作或活动:~活。~事。~工。~手脚(暗中进行...
- 虎豹 1. 喻指残暴之人。 &nbs...
- 虎豹 1. 喻指残暴之人。 ▶ 《后汉书‧刘陶传》: “陛下不悟, 而竞令虎豹窟于麑场, 豺狼乳于春囿。” ▶ 唐 韦应物 《京师叛乱寄诸弟》诗: “羁离守远郡, 虎豹满 西京 。” ▶ 清 方文 《偕蔡芹溪至宛兼赠令弟玉立》诗: “虎豹当关欲啮人, 季女何能不憔悴?” 2. 比喻勇猛的战士。 ▶ 唐 罗隐 《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诗之一: “门外旌旗屯虎豹, 壁间章句动风雷。” 3. 比喻富有文采。 ▶ 宋 黄庭坚 《送谢公定作竟陵主簿》诗: “ 谢公 文章如虎豹, 至今斑斑在儿孙。” 4. 形容怪石。 ▶ 宋 苏轼 《后赤壁赋》: “履巉岩, 披蒙茸, 踞虎豹, 登虬龙。”
- 虎豹骑 三国 时 魏国 的骑兵名。 ▶ 《三国志‧魏志‧曹仁传》: “ 仁 弟 纯 , 初以议郎参司空军事, 督虎豹骑从围 南皮 。” ▶ 裴松之 注引 王沈 《魏书》: “ 纯 所督虎豹骑, 皆天下骁锐, 或从百人将补之, 太祖 难其帅。 ▶ 纯 以选为督, 抚循甚得人心。”
- 九关虎豹 比喻凶残的权臣。语本《楚辞·招魂》:“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
- 九阍虎豹 同“九关虎豹”。
- 狼虫虎豹 1. 泛指凶猛的动物。 ▶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三摺: “转过这山坡, 一簇榆林, 黑洞洞的, 不知里面藏着甚么狼虫虎豹。” 2. 比喻恶人歹徒。 ▶ 贺敬之 丁毅 等《白毛女》第一幕: “县长财主, 狼虫虎豹。”
- 虎豹九关 谓天门的门禁森严。 ▶ 《楚辞‧招魂》: “魂兮归来, 君无上天些。 虎豹九关, 啄害下人些。” ▶ 王逸 注: “言天门凡有九重, 使神虎豹执其关闭, 主啄啮天下欲上之人而杀之也。” ▶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汤朝美司谏见和用韵为谢》词: “白日射金阙, 虎豹九关开。”
- 豺狼虎豹 chái láng hǔ bào 【解释】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比喻凶残害人的恶人【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八回:“实在可怕的是豺狼虎豹。天晚了,倘若出来个把,我们就坏了。”【示例】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第一种蛇鼠虫蚊;第二种是~。”【拼音码】clhb【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英文】jackal, tiger, leopard
- 做计 筹画;打算。 ▶ 宋 黄庭坚 《沁园春》词: “恨一回相见, 百方做计;未能偎倚, 早觅东西。”
- 做节 南宋 时 杭州 风俗, 于冬至三日之内, 店肆皆歇市, 垂帘饮博, 谓之做节。 参阅 宋 周密 《乾淳岁时记》。
- 做账 从开始记帐入册直到结算的全过程以及其中的环节都叫做账。
- 做腔 装腔作势, 摆架子。 ▶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 “到得忽一日榜上有名, 掇转脸来, 呵脬捧卵, 偏是平日做腔欺负的头名, 就是他上前出力。”
- 做贼心虚 zuò zéi xīn xū 【解释】做贼的人心里虚。比喻做坏事的人疑神疑鬼,心神不宁【出处】宋·释悟明《联灯会要·重显禅师》:“却顾侍者云:‘适来有人看方丈么?’侍者云:‘有。’师云:‘作贼人心虚。’”【示例】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奇怪,你看这~的劲儿。我说你们怎么啦!”【拼音码】zzxx【灯谜面】老鼠算卦小偷不经吓【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英文】have a guilty conscience
- 做脸 1. 增添光荣, 争光。 ▶ 万国儒 《踩电铃》: “这可怪你自己不给自己做脸, 为什么在这个节骨眼上不参加会呢?” 2. 板起面孔。 ▶ 柔石 《二月》: “ 陶岚 冷酷地讥笑地做脸说: ‘你一定要回答我--假如我要自杀, 你又怎样?’”
- 做造 1. 制造。 ▶ 宋 辛弃疾 《唐河传‧效<花间>体》词: “晚云做造些儿雨。 折花去, 岸上谁家女。” ▶ 清 李渔 《凰求凤‧作难》: “我想这许多事故, 都是我做造出来的。” 2. 行为。 ▶ 《朱子语类》卷七一: “刚自外来, 是所以做造无妄。” 3. 做作, 不自然。 ▶ 金 王若虚 《文辨》: “《邵氏闻见录》云: 尝得 退之 《薛助教志》石, 与印本不同, ‘挟一矢’作‘指一矢’……予谓‘指’太做造, 不若‘挟’之自然。”
- 做脚色 谓表演时深入角色。 ▶ 洪深 《电影戏剧表演术》第六章一: “戏剧界常说一句话: 会做戏的做脚色, 不会做戏的拼命做戏。”
- 做道场 请僧道作法事。 ▶ 《水浒传》第六十回: “一日, 请到一僧, 法名 大圆 , 乃是 北京 大名府 在城 龙华寺 僧人, 只为游方来到 济宁 , 经过 梁山泊 , 就请在寨内做道场。” ▶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六: “第二日急急去寻请僧道做道场, 一来追荐 毛烈 , 二来超度这个 高公 。”
- 做脚 谓传递消息, 做帮手。 用于贬义。 ▶ 《水浒传》第四五回: “这和尚只待头陀报了, 便离寺来。 那妇人专得 迎儿 做脚, 放他出入。” ▶ 《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 陈旺 也思量没甚好处了, 与老婆商议, 教他做脚, 里应外合, 把银两首饰偷得罄尽, 两口儿连夜走了。” ▶ 明 汪錂 《春芜记‧定计》: “他既与 宋玉 私通, 毕竟是那个丫头做脚。” ▶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 “这贼道来得跷蹊, 必然看上 赛儿 , 故要我们做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