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毁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倒塌毁坏。
▶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瞻波国》: “伽蓝数十所, 多有倾毁。”
▶ 《新唐书‧五行志一》: “﹝ 武德 ﹞九年三月, 顺天门 楼东柱已倾毁而自起。”
- 倾 (傾)qīng ㄑㄧㄥˉ1)斜,歪:~斜。~侧。~塌。~圮。~跌。2)...
- 毁 huǐ ㄏㄨㄟˇ1)破坏损害:~灭。~害。~弃。销~。2)烧掉:烧~。...
- 倾没 1. 倒翻而沉没。 ▶ 《三国志‧吴志‧吾粲传》: “其大船尚存者, 水中生人皆攀缘号呼, 他吏士恐船倾没, 皆以戈矛撞击不受。” 2. 灭亡;死亡。 ▶ 《后汉书‧皇后纪下‧何皇后》: “时有识之士心独怪之, 后遂因 何氏 倾没 汉 祚焉。” ▶ 《晋书‧孝武帝纪》: “狡寇纵逸, 藩守倾没, 疆埸之虞, 事兼平日。” ▶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五: “独于 太史公 倾没, 而予有不可究知者。 每一兴言, 悲怛不能自已。”
- 倾殒 倾刻死亡。 ▶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用刑》: “若卤莽生手, 受刑者才一纳足, 彼便收绳……再加以湿者之惨, 性命有倾殒哉!”
- 倾沦 沦陷。 ▶ 唐 萧颖士 《与崔中书圆书》: “京邑倾沦, 主上迁播, 率土臣子, 衔涕痛心。”
- 倾欹 1. 倾斜, 歪斜。 ▶ 《旧唐书‧杜审权传》: “大厦倾欹而未已, 沉疴绵息以无馀。” ▶ 宋 苏舜钦 《游山》诗: “北渡千丈桥, 柱袅阑倾欹。” ▶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三‧宋四圣御押》: “ 唐 末五季诸人押字, 莫不怪诡飘扬, 倾欹放荡。” ▶ 郭沫若 《虎符》第一幕: “投者须端坐, 不能倾欹。” 2. 倾覆。 ▶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寄子》: “堪悲, 家国渐倾欹, 我身无葬地, 汝尚何依?” 明 张四维 《双烈记‧乞休》: “他见前车既覆, 后载还来, 定尔倾欹。”
- 倾河 1. 谓吸尽河水。 ▶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九: “神力既殊妙, 倾河焉足有。” 2. 谓河水倾泻直下。 形容文词流畅奔放。 ▶ 唐 孟郊 《送别崔寅亮下第》诗: “素质如削玉, 清词若倾河。” 3. 指银河。 ▶ 《文选‧谢惠连<七月七日夜咏牛女>诗》: “倾河易回斡, 款颜难久悰。” ▶ 李善 注: “倾河, 天汉也。 ▶ 陆机 《拟古》诗曰: ‘天汉东南倾。 ’”
- 倾栗 惊惧颤抖。 ▶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声如霹雳, 闻者莫不倾栗。”
- 倾泄 qīngxiè[drop down in torrents] 大量地落下敌机大约倾泄下五六十个炸弹才哼哼着满意地飞走了。――魏巍《东方》
- 倾柱 《淮南子‧天文训》: “昔者 共工 与 颛顼 争为帝, 怒而触 不周 之山, 天柱折, 地维绝。”后因以“倾柱”比喻行将倾覆的政权。 ▶ 《北齐书‧文宣纪》: “ 齐献武王 应期授手, 凤举龙骧, 举废极以立天, 扶倾柱而镇地。”
- 倾波 倾泻的水流。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赣水》: “ 赣川 石阻, 水急行难, 倾波委注, 六十馀里。”
- 倾柯卫足 《左传·成公十七年》:“仲尼曰:‘鲍庄子之知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杜预注:“葵倾叶向日,以蔽其根。”后因以“倾柯卫足”指善于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