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换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dǎohuàn
①轮流替换:几种作物~着种。
②掉换;交换:~次序ㄧ~麦种。
- 倒 dǎo ㄉㄠˇ1)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墙~了。~塌。~台。打~。卧...
- 换 huàn ㄏㄨㄢˋ1)给人东西同时从他那里取得别的东西:交~。对~。~...
- 倒捻子 常绿小乔木, 可用以染色。 亦写作“倒捻子”。 ▶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中: “倒捻子, 窠丛不大, 叶如苦李, 花似蜀葵, 小而深紫, 南中妇女得以染色。 有子, 如软柿, 头上有四叶, 如柿蒂。 食者必捻其蒂, 故谓之倒捻子。 或呼为都捻子, 盖语讹也。 其子外紫内赤, 无核, 食之甜软, 甚暖腹藏, 兼益肌肉。”
- 倒挫 因受惊而脚步向后一退。 ▶ 《天雨花》第六回: “却好家人提了那颗首级到来, 掷在 毛成 面前, 把 毛成 唬了一个倒挫。”
- 倒掖气 玩具名。 又称步步登、不不登、响葫芦。 用口吹吸能发出声响。
- 倒指 谓屈指计算。 ▶ 宋 刘过 《送王柬卿归天台》诗: “枚数人材难倒指, 有如公者又东归。” ▶ 宋 葛长庚 《水调歌头》词: “倒指两三载, 行过百来州。” ▶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 “倒指试期, 几一月矣, 三两日定行。”
- 倒掷 指倒翻筋斗。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 “余乡青苗被野时, 每夜田陇间有物, 不辨头足, 倒掷而行, 筑地登登如杵声。” ▶ 沈从文 《从文自传‧预备兵的技术班》: “从平台上拿了一个大顶, 再丢手侧身倒掷而下。”
- 倒挂雀 见“ 倒挂 ”。
- 倒提 1. 把人或物倒过来悬空提着。 ▶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验各种死伤》: “此被人倒提入水搵死者也。” 2. 倒引, 倒叙。 ▶ 《花月痕》第五回 栖霞居士 评: “此回传 痴珠 , 纯用倒提之笔, 步步凌虚, 高唱而入, 妙文也, 亦至文也。”
- 倒挂金钟 观赏植物。 原产 南美洲 , 灌木。 我国引种栽培后通常为多年生草花。 花腋生, 梗长, 下垂如吊钟, 故名, 又叫吊钟海棠。 花萼红色, 花瓣红紫色, 很美丽。
- 倒插 1. 倒过来插入。 ▶ 宋 梅尧臣 《得福州蔡君谟密学书并茶》诗: “ 薛老 大字留山峰, 百尺倒插非人踪。” 2. 诗文创作的一种章法, 即不按通常顺序, 把应在前面叙述的内容放到后面某处插入补叙。 ▶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一: “﹝七言律﹞句法有直下者, 有倒插者。 倒插最难, 非 老杜 不能也。” ▶ 《明诗纪事戊签》卷十九引 明 王维桢 《与张太谷书》: “若倒插顿挫之法, 自 少陵 后, 善用之者, 空同 一人而已。”
- 倒挂子 见“ 倒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