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持太阿,授人以柄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倒持太阿,授人以柄
基本解释:泰阿:宝剑名。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 授人以柄 shòu rén yǐ bǐng 【解释】把剑柄交给别人。比喻将权力交给别人或让人抓住缺点、失误,使自己被动。【出处】汉书·梅福传》:“倒持泰阿,授楚其柄。”【拼音码】sryb【灯谜面】传递接力棒【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含贬义
- 倒持太阿 见“倒2持泰阿”。
- 太阿倒持 tài ē dào chí 【解释】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出处】《汉书·梅福传》:“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罔,以为汉驱除,倒持太阿,授楚其柄。”【拼音码】tedc
- 太阿 1. 古宝剑名。 相传为 春秋 时 欧冶子 、 干将 所铸。 ▶ 《战国策‧韩策一》: “ 韩 卒之剑戟……龙渊、太阿, 皆陆断马牛, 水击鹄雁, 当敌即斩坚。” ▶ 《文选‧李斯<上书秦始皇>》: “垂明月之珠, 服太阿之剑。” ▶ 李善 注: “《越绝书》曰: 楚王 召 欧冶子 、 干将 作铁剑二枚, 二曰太阿。” ▶ 唐 卢照邻 《五悲》: “何异夫操太阿以烹小鲜。” ▶ 明 沈采 《千金记‧会宴》: “太阿初出匣, 光射斗牛寒。” 2. 指 商 伊尹 。 因其辅 太甲 为阿衡, 故称。 ▶ 《文选‧潘岳<杨荆州诔>》: “ 周 赖 尚父 , 殷 凭太阿。” ▶ 李善 注: “太阿, 阿衡, 谓 伊尹 也。” ▶ 汉 王莽 以 甄丰 为太阿右拂, 即取 伊尹 事。 见《汉书‧王莽传中》。 3. 喻权柄。 ▶ 《明史‧阉党传序》: “凶竖乘其沸溃, 盗弄太阿。” ▶ 清 黄遵宪 《纪事》诗: “太阿一到手, 其效可计日。”
- 倒持 见“ 倒持泰阿 ”。
- 人以群分 rén yǐ qún fēn 【解释】人按照其品行、爱好而形成团体,因而能互相区别。指好人总跟好人结成朋友,坏人总跟坏人聚在一起。【出处】《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拼音码】ryqf
- 授人口实 留给别人以话柄。
- 敬授人时 亦作“敬授民时”。《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蔡沈集传:“人时,谓耕穫之候”。《史记·五帝本纪》引作“敬授民时”。谓将历法付予百姓,使知时令变化,不误农时。后以“敬授人时”指颁布历书。
- 爱人以德 ài rén yǐ dé 【解释】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人。【出处】《礼记·檀弓上》:“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拼音码】aryd【用法】补充式;作谓语;指以德爱人
- 倒持干戈 又作:倒持泰阿。干、戈,皆兵器。
- 倒持戈矛 又作:倒持泰阿。戈、矛,皆兵器。
- 倒持手板 见“倒执手版”。
- 倒持泰阿 dào chí tài ē 【解释】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出处】《汉书·梅福传》:“倒持泰阿,授楚其柄。”【拼音码】dcte【用法】动宾式;作谓语;比喻轻率相信别人
- 手版倒持 晋简文帝 死, 桓温 于 新亭 陈兵, 将不利于 晋 室, 呼大臣 谢安 与 王坦之 , 欲害之。 ▶ 坦之 惧, 以问 安 。 ▶ 安 神色自若, 谓 晋 室存亡, 在此一行。 既见 桓温 , 坦之 流汗沾衣, 倒持手版, 谢安 则从容就席。 见《晋书‧谢安传》。 后以“手版倒持”喻临危难而惊慌失措。 ▶ 宋 陆游 《官居书事》诗之二: “手版倒持悲末路, 寒江独钓愧空风。”
- 倒拽 见“ 倒曳 ”。
- 倒拔 谓树木、立石等根部露出地面而倒仆。 ▶ 《南史‧何胤传》: “山发洪水, 树、石皆倒拔。” II谓背转着身子藉助腰部的力量拔取东西。 ▶ 《水浒传》第七回回目有“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 倒挂 dàoguà①上下颠倒地挂着:崖壁上古松~。②比喻应该高的反而低,应该低的反而高:购销价格~(指商品收购价格高于销售价格)。
- 倒抽了一口气 表示失望或惊骇。 ▶ 《儿女英雄传》第一回: “ 安老爷 一听, 心里说道;‘完了!正是我怕走的一条路, 恰恰的走到这条路上来!’登时倒抽了一口气, 凉了半截。” ▶ 《三侠五义》第三回: “员外闻听, 倒抽了一口气。” ▶ 李云秀 《燕子飞在电杆上》: “ 周万如 一看就认出是 小燕 的笔体, 刚念到上边第一句话, 不由得倒抽了一口气, 怔了半天。”
倒持太阿,授人以柄是什么意思,倒持太阿,授人以柄的中文解释,倒持太阿,授人以柄是什麽意思,倒持太阿,授人以柄 meaning in Chinese,发音,例句,用法,同义词,反义词由查查汉语词典提供,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