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悬之急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dào xuán zhī jí
【解释】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如解倒悬也。”《后汉书·臧洪传》:“北鄙将若倒悬之急。”
【示例】盗贼蜂起,奸雄鹰扬,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
【拼音码】dxzj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比喻处境极端艰难
【英文】on the brink of destruction
- 倒悬 dàoxuán〈书〉头向下脚向上地悬挂着,比喻处境异常困苦、危急:解民...
- 之 zhī ㄓˉ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助词,表示修饰...
- 急 jí ㄐㄧˊ1)焦燥:~燥。着~。焦~。2)气恼,发怒:~眼。3)使着...
- 倒悬 dàoxuán〈书〉头向下脚向上地悬挂着,比喻处境异常困苦、危急:解民于~。
- 解倒悬 见“ 解民倒悬 ”。
- 当务之急 dāng wù zhī jí 【解释】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出处】《孟子·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示例】今学者~,曰中国古今史,曰泰东西古近史。(清·沈惟贤《万国演义序》)【拼音码】dwzj【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用于判断语句中【英文】urgent matter
- 楚越之急 春秋时楚越两国先后遭吴入侵,后因以“楚越之急”泛指面临外敌入侵,国事危急。
- 燃眉之急 rán méi zhī jí 【解释】燃:烧。火烧眉毛那样紧急。形容事情非常急迫。【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问:‘如何是急切一句?’师曰:‘火烧眉毛。’”《文献通考·市籴二》:“元祐初,温公入相,诸贤并进用,革新法之病民者,如救眉燃,青苗、助役其尤也。”【示例】此在目前,实救~。(叶圣陶《前途》)【拼音码】rmzj【灯谜面】鼻凹里失火火烧到眼前【用法】偏正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形容心情等【英文】an extremely urgency
- 如解倒悬 rú jiě dào xuán 【解释】比喻把人从危难中解救出来。【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拼音码】rjdx【用法】动宾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 解民倒悬 jiě mín dào xuán 【解释】比喻把受苦难的人民解救出来。【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示例】近一两年来,他常常在心中琢磨着要得天下必须如何~收买人心。(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六章)【拼音码】jmdx【用法】动宾式;作谓语;比喻把受苦难的人民解救出来
- 倒悬之患 倒悬之患 基本解释:倒悬:头向下、脚向上悬挂着。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困境。
- 倒悬之危 倒悬之危拼音:dào xuán zhī wēi 注音:ㄉㄠˋ ㄒㄨㄢˊ ㄓㄧ ㄨㄟ 成语解释倒悬之危【拼音】:dào xuán zhī wēi【解释】: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如解倒悬也。”【示例】:有游客张君瑞,奉书令小僧拜投于麾下,欲求将军以解~。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
- 倒悬之苦 倒悬之苦拼音:dào xuán zhī kǔ 注音:ㄉㄠˋ ㄒㄨㄢˊ ㄓㄧ ㄎㄨˇ 成语解释倒悬之苦【拼音】:dào xuán zhī kǔ【解释】: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同“倒悬之急”。【出处】:《元史·外夷传》:“群生愁叹,四民废业,贫者弃子以偷生,富者鬻产而应役,倒悬之苦,日甚一日。”
- 倒惑 颠倒惑乱。 ▶ 《百喻经‧欲食半饼喻》: “凡夫倒惑, 横生乐想。”
- 倒心伏计 谓心甘情愿。 ▶ 《醒世姻缘传》第八八回: “这个庵里的老尼从天上掉下来这个女人, 吃了别人家的饭, 安安静静倒心伏计的与你做活, 却该十分庆幸才是。”
- 倒想 颠倒错乱, 胡思乱想。 ▶ 南朝 梁武帝 《净业赋》: “狂心迷惑, 倒想自欺。”
- 倒心 1. 谓倾倒, 倾心。 ▶ 唐 韩愈 《刘生诗》: “妖歌慢舞烂不收, 倒心回肠为青眸。” 2. 甘心。 参见“ 倒心伏计 ”。
- 倒憋气 倒噎气。 如: 这一番话胜似打、胜似骂, 把 黄大少 说了个倒憋气, 好像泥塑木雕的一般。 详“ 倒噎气 ”。
- 倒影 dàoyǐng(~儿)倒立的影子:湖面映着峰峦的~ㄧ石拱桥的桥洞和水中的~正好合成一个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