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屣相迎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dào xǐ xiāng yíng
【解释】古人家居脱鞋席地而坐,争于迎客,将鞋穿倒。形容热情欢迎宾客。
【出处】《三国志·魏书·王粲传》:“闻粲在门,倒屣迎之,”
【拼音码】dxxy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形容热情欢迎宾客
【故事】东汉时期,著名学者蔡邕特别好结交文学人士,一次门人报告王粲来访,他匆匆忙忙把鞋都穿倒了就去迎接,众人一见来者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少年,感到十分奇怪,蔡邕说王粲的智力超群,文采很好
- 倒屣 亦作“倒屧”。 1. 急于出迎...
- 相 xiāng ㄒㄧㄤˉ1)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等。~同。~识...
- 迎 yíng ㄧㄥˊ1)接:~接。欢~。~宾。~候。2)面对着,冲着:~面...
- 倒屣 亦作“倒屧”。 1. 急于出迎, 把鞋倒穿。 ▶ 《三国志‧魏志‧王粲传》: “时 邕 才学显著, 贵重朝廷, 常车骑填巷, 宾客盈坐。 闻 粲 在门, 倒屣迎之。 ▶ 粲 至, 年既幼弱, 容状短小, 一坐尽惊。 ▶ 邕 曰: ‘此 王公 孙也, 有异才, 吾不如也。 ’”后因以形容热情迎客。 ▶ 唐 皮日休 《初夏即事寄鲁望》诗: “敲门若我访, 倒屣欣逢迎。”屣, 一本作“ 屧 ”。 ▶ 元 任昱 《折桂令‧同友人联句》曲: “既有当垆, 毋劳倒屣, 便可投辖。”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 “吾辈得施为, 正好谈心花底;兰友瓜戚, 门外不须倒屣。” 2. 指从坐席上匆忙避开。 ▶ 《西京杂记》卷二: “ 衡 邑人有言《诗》者, 衡 从之与语, 质疑。 邑人挫服, 倒屣而去。”
- 倒屣而迎 倒屣而迎 基本解释:屣:鞋。古人家居脱鞋席地而坐,争于迎客,将鞋穿倒。形容热情欢迎宾客。
- 倒屣迎宾 倒屣迎宾 基本解释:倒:逆;屣:鞋。倒穿着鞋急忙迎客。形容热情待客。
- 倒寿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怪兽。 ▶ 《神异经‧西荒经》: “西荒中有兽如虎, 豪长三尺, 人面虎足, 口牙一丈八尺, 人或食之, 与兽斗, 终不退却, 唯死而已。 荒中人张捕之, 复黠逆知。 一名倒寿。”
- 倒履 急于出迎, 把鞋子穿倒。 形容热情迎客。 ▶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二: “ 叔弼 既到门, 尧夫 倒履出迎之, 甚喜。”参见“ 倒屣 ”。
- 倒寘 倒寘拼音:dǎo zhì 注音:ㄉㄠˇ ㄓㄧˋ 词语解释见“ 倒置 ”。
- 倒屦 把鞋子穿倒, 形容急于出迎。 ▶ 唐 孟简 《咏欧阳行周事》: “ 詹生 喜言旋, 倒屦走迎门。”参见“ 倒屣 ”。
- 倒宅 换宅;搬家。 ▶ 元 石君宝 《曲江池》第三摺: “他没钱呵, 半合儿憎嫌做眼内钉, 早把倒宅计安排定。” ▶ 明 朱有炖 《曲江池》第三摺: “自家是 郑元和 , 在 李亚仙 家中使钱, 过了一年, 被他老虔婆用了个倒宅计, 哄我出城去, 投至我回来, 锁了房门, 不知搬的那里去了, 寻不见他。”
- 倒屧 见“ 倒屣 ”。
- 倒字 谓唱戏不辨尖团音而误读。 II 1. 即倒文。 亦称“ 倒用字 ”。 ▶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文说‧倒用字》: “诗中倒用字独 昌黎 为多, 《醉赠张秘书》曰‘元凯承 华 勋 ’, 《赴江陵》云‘所学皆 孔周 ’……《和盘谷子》云‘推书扑笔歌慨慷’, 皆倒字类也。” ▶ 唐 杜甫 《敬简王明府》诗“骥病思偏秣” 清 仇兆鳌 注: “思偏秣, 犹言‘偏思秣’, 乃倒字法。” ▶ 马叙伦 《古书疑义举例校录‧倒句例》: “《庄子》原文云: ‘一不成而万有馀丧矣。 ’……此句如今语‘一不成而坏万有馀’, 则亦倒字, 非倒句。” 2. 因抄刊古书而误倒的文字。 参见“ 倒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