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大来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非常;无比。
▶ 元 石君宝 《曲江池》第三摺: “似这等扬风搅雪没休时, 他倒大来冷, 冷。”参见“ 倒大 ”。
- 倒大 非常;无比。 ▶ 宋 赵必瑑 《贺新郎‧...
- 来 (來)lái ㄌㄞˊ1)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
- 倒大 非常;无比。 ▶ 宋 赵必瑑 《贺新郎‧寿陈新渌》词: “户外红尘飞不到, 受人间倒大清闲福。” ▶ 元 杨景贤 《刘行首》第四摺: “淡饭粗衣, 山中活计。 落托清闲, 倒大幽微。” ▶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楔子: “倘或纰缪, 倒大羞惭。” ▶ 王季思 注引 毛奇龄 曰: “倒大, 绝大也。”
- 大来 1. 《易‧泰》: “小往大来, 吉, 亨。”指阴暗面逐渐消逝, 光明面逐渐增长。 后用“大来”表示吉祥亨通。 ▶ 晋 潘尼 《赠侍御史王元贶》诗: “蠖屈固小往, 龙翔乃大来。” ▶ 《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唐太清宫乐章》: “大来之庆, 降福穰穰。” ▶ 宋 王禹偁 《答晁礼丞书》: “强食自爱, 以俟大来。” 2. 十分。 ▶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那作怪的书生, 坐间悄一似风魔颠倒。 大来没寻思, 所为没些儿斟酌。”
- 小往大来 xiǎo wǎng dà lái 【解释】本指人事的消长,后比喻商人以小牟取暴利。【出处】《易·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拼音码】xwdl【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倒失 损失。 ▶ 明 归有光 《马政议》: “ 江 南十一户共养马一匹, 江 北五户共养马一匹, 以丁多之家为马头, 专养一马, 馀令津贴以备倒失买补。”
- 倒头 dǎo tóu①躺下:~就睡。②〈方〉指人死(常用做咒骂的话)。
- 倒塌 dǎotā(建筑物)倒下来:房屋~。
- 倒头经 旧俗人初死时, 家人请僧道祷诵的经、咒。 ▶ 《醒世姻缘传》第七四回: “我叫十二个和尚、十二个道士, 对着替你合 小春子 小冬子 念倒头经, 超度你三个的亡灵!”参见“ 倒头 ”。
- 倒垂莲 1. 鸟名。 ▶ 清 陈尚古 《簪云楼杂说‧倒垂莲》: “ 闽 中有鸟名倒垂莲, 形似鹪鹩, 其羽毛殊类孔雀, 恬粹可爱, 因睡必倒挂, 故名。” 2. 花名。 即卷丹。 ▶ 滇 南称为倒垂莲。 ▶ 清 吴其浚 《植物名实图考‧蔬‧卷丹》: “卷丹, 叶大如柳叶, 四向攒枝而上, 其颠开红黄花, 斑点星星, 四垂向下, 花心有檀色长蕊, 枝叶间生黑子, 根如百合…… 滇 南谓之倒垂莲。”
- 倒头饭 旧俗人初死时, 家人供祭的食物称“倒头饭”。 ▶ 陈登科 《活人塘》八: “她掉回头又奔到屋里, 一进门, 见 大凤子 已替 七月子 做好倒头饭、引路灯。”参见“ 倒头 ”。
- 倒垂 1. 指物体倒悬着垂下。 ▶ 北周 庾信 《北园新斋成应赵王教》诗: “月悬唯返照, 莲开长倒垂。” ▶ 唐 柳宗元 《陪永州崔使君游宴南池序》: “连山倒垂, 万象在下, 浮空泛景, 荡若无外。” 2. 指人头朝下脚朝上地被倒挂, 比喻处境极其困苦危急。 ▶ 宋 司马光 《乞去新法之病民伤国者疏》: “朝廷当此之际, 解兆民倒垂之急, 救国家累卵之危, 岂暇必俟三年然后改之哉!” 宋 岳飞 《谢讲和赦表》: “图暂安而解倒垂, 犹之可也;顾长虑而尊中国, 岂其然乎!” 3. 倒挂着下缒。
- 倒好 1. 指 明 朝中叶京师推行的一种新钱。 ▶ 明 陆深 《燕闲录》: “予少时, 见民间所用皆 宋 钱, 杂以 金 元 钱, 谓之好钱。 ▶ 唐 钱间有 开元 通宝, 偶忽不用。 新铸者谓之低钱, 每以二文当好钱一文, 人亦两用之。 ▶ 弘治 末, 京师好钱复不行, 而惟行新钱, 谓之倒好。” 2. 犹言只能。 ▶ 明 无名氏 《东平府》第二摺: “你倒好拽耙扶犁, 怎生打的他也!”
- 倒坐 1. 亦作“ 倒座 ”。 四合院中与正房相对的房屋。 ▶ 《西游记》第八三回: “﹝ 孙行者 ﹞走将进去看时……只见有三间倒坐儿, 近后壁却铺一张龙吞口雕漆供桌。” ▶ 《儒林外史》第四二回: “一个旁门进去, 却是三间倒坐的河厅, 收拾的倒也清爽。” ▶ 《红楼梦》第三回: “出了角门, 是一条南北甬路, 南边是倒座三门小小抱厦厅, 北边立着一个粉油大影壁。” ▶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一部分三: “堂屋背后, 是倒坐厅。” 2. 反向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