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齐治平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xiū qí zhì píng
【解释】泛指伦理哲学和政治理论。
【出处】《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拼音码】xqzp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泛指伦理哲学和政治理论
- 修齐 谓修身齐家。 ▶ 元 揭徯斯 《送程叔永...
- 治平 1. 治国平天下。 语本《礼记‧大学》: ...
- 修齐 谓修身齐家。 ▶ 元 揭徯斯 《送程叔永南归序》: “凡修齐经济之道, 进退揖让之节, 忠孝廉恪之本, 宜皆饫闻而熟见之矣!”
- 修龄 长寿。 ▶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六九: “修龄适余愿, 光宠非己威。” ▶ 明 张居正 《答刘白川》: “咒师能乘算于宜绝, 而不能使修龄转促。”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荷花三娘子》: “以蜡火爇其蒂, 当得美妇, 兼致修龄。”
- 俯 fǔ ㄈㄨˇ1)向下,低头,与“仰”相对:~身。~视。~瞰。~首。~临。~拾即是。~仰。2)潜伏,卧伏:季秋之月“蛰虫咸~在内”。3)旧时公文及书信对上级或尊长的敬辞:~允。~念。~恤(请求对方体恤)。~察。~顺。·参考词汇:bow pronate ·参考词汇:仰俯允 三命而俯 俯仰由人 俯仰之间 进俯退俯 俯卧撑 仰取俯拾 俯拾仰取 俯视图 俯瞰 俯就 俯仰 俯伏 俯拾地芥 降心俯首 仰事俯畜 仰拾俯取 前俯后仰 俯察 沉浮俯仰 俯卧 俯念 俯首贴耳 俯拾即是 俯首弭耳 俯首戢耳 仰观俯察 俯仰无愧 俯首听命 俯视 俯首帖耳 俯角 俯身 俯首 俯拾皆是 俯仰随人 俯冲 俯拍 随人俯仰 与世俯仰 前俯后合,前俯后仰 仰事俯育
- 修鳞养爪 喻保养、积蓄战斗力。
- 俯临 1. 居高临下。 ▶ 唐 李中 《庐山》诗: “ 靖节 门遥对, 庾公 楼俯临。” ▶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琅邪秦碑》: “ 诸城 琅邪台 秦 碑, 石壁俯临海岸, 高数十丈。” 2. 屈尊下临。 ▶ 宋 王安石 《答交代张廷评启》: “更书始下, 已倾自附之诚;赐问俯临, 重荷相存之意。” 3. 下至。 ▶ 宋 王明清 《挥麈三录》卷一: “帝渥俯临, 舆情共庆。”
- 修鳞 1. 指蛇。 ▶ 唐 杜甫 《义鹘行》: “修鳞脱远枝, 巨颡拆老拳。” ▶ 唐 杜甫 《万丈潭》诗: “闭藏修鳞蛰, 出入巨石碍。” 2. 指大鱼。 ▶ 宋 陈师道 《次韵苏公西湖徙鱼》之一: “修鳞失水玉参差, 晚日摇光金破碎。”
- 俯亮 敬语。 鉴谅。 ▶ 明 张居正 《答宣大郑范溪言省扈跸惠程》: “顷告之司礼诸君, 诸君亦以为然, 望公俯亮, 概行停办。”
- 修鲲 古代传说中的大鱼。 ▶ 南朝 梁 萧统 《大言》诗: “观修鲲其若辙鲋, 视沧海之如滥觞。”
- 俯从 敬语。 听从。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捐俸助工》: “各衙门公疏或各官私疏以捐俸为请, 主上亦欣然俯从。” ▶ 《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 “﹝ 陈青 ﹞便道: ‘望亲家委曲劝谕令爱俯从则个。 ’” 太平天国 洪仁玕 《英杰归真》: “我 干王 遂俯从愚议, 呈献圣览, 荷蒙旨准刊刻颁行, 爰名之曰‘英杰归真’云。”
- 修鱼 1. 地名。 在今 河南 原武县 东。 ▶ 《史记‧韩世家》: “十六年, 秦 败我 修鱼 。” 2. 复姓。 ▶ 秦 之先祖有 修鱼 氏。 见《史记‧秦本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