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院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xiūdàoyuàn
天主教和东正教等教徒出家修道的机构。在天主教会中,也指培养神甫的机构。
- 修道 1. 犹行道, 谓实践某种原则或思想。 &...
- 院 yuàn ㄩㄢˋ1)围墙里房屋四周的空地:~子。~墙。庭~。2)某些机...
- 道院 dàoyuàn①道士居住的地方;道观。②指修道院。
- 修道 1. 犹行道, 谓实践某种原则或思想。 ▶ 《孙子‧形》: “善用兵者, 修道而保法, 故能为胜败之政。” ▶ 《南史‧袁粲传》: “混其声迹, 晦其心用……修道遂志, 终无得而称焉。” 2. 特指道家修炼以求成仙。 ▶ 汉 王充 《论衡‧道虚》: “夫修道求仙, 与忧职勤事不同。” 3. 指学习、实行宗教教义。 ▶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 “一人修道, 济度几许苍生?免脱几身罪累?幸熟思之!” ▶ 《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 “ 皇甫 真人已知斩妖剑不灵, 自去入山修道去了。” 4. 遵循某种原则、规律。 ▶ 《管子‧正世》: “今使人君行逆不修道, 诛杀不以理, 重赋敛, 竭民财……财竭则不能无侵夺。”
- 出家修道 离开家庭, 入寺院修习佛法。 ▶ 晋 慧远 《论沙门不应敬王者书》: “佛经所明, 凡有二科: 一者处俗弘教, 二者出家修道。” ▶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上‧安世高》: “﹝ 安世高 ﹞行服既毕, 遂让国与叔, 出家修道。” ▶ 《旧唐书‧辛替否传》: “臣闻出家修道者, 不预人事, 专清其身心, 以虚泊为高, 以无为为妙。”
- 修郄 见“ 修隙 ”。
- 修郤 修郤拼音:xiū xì 注音:ㄒㄧㄨ ㄒㄧˋ 词语解释见“ 修隙 ”。
- 修造 xiūzào①修理并制造:~农具│~船只。②建造:~厂房│~花园。
- 修配 xiūpèi修理机器等的损坏部分和配齐其中残缺的零件。
- 修通 1. 谓逐级上达, 通于君主。 修, 循, 依次。 ▶ 《管子‧任法》: “圣君亦明其法而固守之, 群臣修通辐凑, 以事其主。” ▶ 尹知章 注: “谓各得自通于君, 如辐之凑也。” ▶ 《韩非子‧难一》: “百官修通, 群臣辐凑。” 2. 和顺通畅。 修, 循, 和顺。 ▶ 《管子‧幼官》: “坦气修通。” ▶ 《宋书‧符瑞志上》: “于是八风修通, 庆云丛聚。”
- 修醮 道士设坛作法事禳除灾祟。 ▶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讥谑》: “有邑豪修醮, 告 当为都工。” ▶ 《西游记》第四四回: “观里道士们修醮, 三清殿上有许多供奉。”
- 修途 亦作“修涂”。 长途。 ▶ 晋 张华 《情诗》之四: “悬邈极修途, 山川阻且深。” ▶ 宋 梅尧臣 《灵鸟赋》: “麟不时而出, 驹流汗兮扰扰于修涂。” ▶ 清 黄鷟来 《甲戌夏至武威》诗之一: “驽足蹶修途, 青云杳难攀。”
- 修采 选择确定。 ▶ 《三国志‧魏志‧傅嘏传》: “ 大魏 继百王之末, 承 秦 、 汉 之烈, 制度之流, 靡所修采。”
- 修述 学习并阐述、传授。 ▶ 宋 叶适 《同安县学朱先生祠堂记》: “昔 孔子 既修述 尧 、 舜 、 三代 纪法垂后世, 而 黄 、 老 、 申 、 韩 之流亦各自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