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格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xiūcígé
各种修辞方式,如比喻、对偶、排比等。
- 修辞 xiūcí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形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
- 格 gé ㄍㄜˊ1)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子纸。方~儿布。2)法式,标准:...
- 辞格 1. 诗文的格调或风格。 ▶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好知己恶及第》: “﹝ 郑隐 ﹞少为律赋, 辞格固寻常。” ▶ 宋 苏轼 《东坡志林》卷一: “近见 曾子固 编《李太白集》后, 谓颇获遗亡。 而有《赠怀素草书歌》, 并《笑矣乎》数首, 皆 贯休 、 齐己 辞格。” 2. 修辞学术语。 指积极修辞的各种修辞格式。 ▶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第五篇二: “辞格以前颇有种种的分类。” ▶ 黄民裕 《<辞格汇编>前言》: “汉语在长期的使用和发展中, 逐步形成了一些‘讲究美妙, 讲究技巧’的比较固定的修辞格式, 这就是修辞学中‘积极修辞’的各种修辞格, 简称辞格。”
- 修辞 xiūcí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形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 修辞学 xiūcíxué语言学的一个部门,研究如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 修辞立诚 xiū cí lì chéng 【解释】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出处】《易·乾》:“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拼音码】xclc【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指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
- 消极修辞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划分修辞现象的两大分野之一, 与“积极修辞”相对。 这种修辞大体是抽象的, 概念的;以明白、通顺、平匀、稳密等顾念事理的条件, 作为修辞上必要的条项。 也称“规范修辞”、“一般修辞”。
- 积极修辞 修辞两大手法之一。 积极地随情应景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法, 极尽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 使所说所写呈现出形象性、具体性和体验性。 如 唐 杜甫 《兵车行》: “车辚辚, 马萧萧, 行人弓箭各在腰。”不说车行、马嘶, 而说“车辚辚, 马萧萧”, 就是运用了积极修辞的手法。 修辞学上各种辞格, 都是积极修辞的方法。
- 修辟 修整开垦。 ▶ 《晋书‧苻坚载记上》: “盗贼止息, 请托路绝, 田畴修辟, 帑藏充盈。”
- 修边 xiūbiān[trimming deflashing] 从橡胶模制件、塑料模制件、金属铸件或工件边缘上清除溢料或毛刺
- 修辑 修整备置。 ▶ 明 王玉峰 《焚香记‧虚报》: “故此行文到各郡县, 要修辑武备, 保宋城池。 看起来 徐州 官兵得胜了。”
- 修达 谓逐级上达, 通于君主。 修, 循, 依次。 ▶ 《文子‧上仁》: “故号令能下究, 而臣情得上闻, 百官修达, 群臣辐凑。”
- 修辅 忠于职守以辅佐其君。 ▶ 《书‧胤征》: “先王克谨天戒, 臣人克有常宪, 百官修辅, 厥后惟明明。” ▶ 孔 传: “修职辅君, 君臣俱明。”
- 修近 谓整顿内务。 ▶ 《管子‧版法解》: “如此, 则近者亲之, 远者归之, 故曰召远在修近, 闭祸在除怨。”
- 修轸 指大车。 ▶ 唐 杜甫 《赠郑十八贲》诗: “水陆迷畏途, 药饵驻修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