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浚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xiūjùn
修理疏通:~河道。
- 修 xiū ㄒㄧㄡˉ1)装饰,使完美:~饰。~辞。装~。2)整治,恢复完美...
- 浚 jùn ㄐㄩㄣˋ1)疏通,挖深:疏~。~河。~泥船。2)深:~哲(深沉...
- 修涂 见“ 修途 ”。
- 修润 1. 助益, 增益。 ▶ 汉 桓宽 《盐铁论‧复古》: “公卿宜思所以安集百姓, 致利除害, 辅明主以仁义, 修润洪业之道。” 2. 修改润色。 ▶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刘尧举》: “试之日, 出《垂拱而下治赋》、《秋风生桂枝诗》, 皆所素为者, 但赋韵不同, 须加修润。” 3. 修饰打扮。 ▶ 明 陈子龙 《论<名士论>》: “夫名为瑜璧, 能无拂拭?号曰 夷光 , 难免修润。” 4. 美好光润。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宅妖》: “尝见厦有春凳, 肉红色, 甚修润。”
- 修波 大波。 ▶ 前秦 王嘉 《拾遗记‧夏禹》: “ 鲧 自沉于 羽渊 , 化为玄鱼, 时扬须振鳞, 横修波之上。”
- 修激 谓有操守且言行激切果决。 ▶ 汉 刘向 《说苑‧立节》: “非良笃修激之君子, 其谁能行之哉!”
- 修法 依照法令(行事)。 ▶ 《商君书‧定分》: “遇民不修法, 则问法官, 法官即以法之罪告之。”
- 修濬 修濬拼音:xiū jùn 注音:ㄒㄧㄨ ㄐㄩㄣˋ 词语解释亦作“ 修浚 ”。整治疏浚。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监·内臣何文鼎》:“且请修濬 大通桥 以东石闸河道,令漕舟直至桥下,以省輓运之劳。”《明史·西域传一·哈密卫》:“修濬 苦峪 城堑。” 清 冯桂芬 《致李伯相书》:“河身自必修濬,然限于经费,必不甚深。”如:修浚航道,以利交通。
- 修治 1. 制作。 ▶ 《韩非子‧五蠹》: “其商工之民, 修治苦窳之器, 聚弗靡之财, 蓄积待时而侔农夫之利。” ▶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四‧毕罗》: “今北人所谓磨磨, 乃面为之者, 南人罕能修治。” 2. 修理整治。 ▶ 《汉书‧宣帝纪》: “郡国宫馆, 勿复修治。” ▶ 宋 苏轼 《与孙叔静七首》之六: “愿公愍其不幸, 因巡检至其所, 特为一言于彼守令, 得稍修治其殡。” ▶ 老舍 《四世同堂》第一部八: “他特别注意修饰, 凡能以人工补救天然的, 他都不惜工本, 虔诚修治。” 3. 谓处理事务合宜。 ▶ 《东观汉记‧牟融传》: “居职修治, 又善论议。” 4. 谓各安其位。 ▶ 汉 王符 《潜夫论‧实贡》: “以 汉 之广博, 士民之众多, 朝廷之清明, 上下之修治, 而官无直吏, 位无良臣。” 5. 特指整治饮食。 ▶ 《太平广记》卷四八三引 唐 房千里 《投荒杂录‧岭南女工》: “故俚民争婚聘者, 相与语曰: ‘我女裁袍补袄, 即灼然不会, 若修治水蛇黄鳝, 即一条必胜一条矣。 ’”
- 修炼 xiūliàn指道家修养练功、炼丹等活动。
- 修永 悠长。 ▶ 唐 薛用弱 《集异记‧韦宥》: “江波修永, 舟船燠热。 一日晚凉, 乃跨马登岸, 依舟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