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心成城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谓万众一心,如坚固城堡。比喻众人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 众心 众人之心;民心。 ▶ 《韩非子‧八经》: “...
- 成城 1. 犹兴邦。 ...
- 众心 众人之心;民心。 ▶ 《韩非子‧八经》: “深一以警众心, 泄异以易其虑。” ▶ 陈奇猷 集释: “人君深知一事之详情则可警众人之心也。” ▶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 田氏 得 齐 众心。” ▶ 《北史‧序传》: “ 孝文 初谋南迁, 恐众心恋旧, 乃示为大举。” ▶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九: “ 宋襄公 虽行仁义, 失众而亡, 田常 虽不义, 得众而强。 是以君子未论行事之是非, 先观众心之向背。” ▶ 《清史稿‧理密亲王允礽传》: “稽古史册, 兴亡虽非一辙, 而得众心者未有不兴, 失众心者未有不亡。”
- 心成 谓道德充实于内心。 ▶ 《庄子‧德充符》: “ 王骀 , 兀者也, 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 鲁 。 立不教, 坐不议, 虚而往, 实而归。 固有不言之教, 无形而心成者邪?” 郭象 注: “怪其残形而心乃充足也。” ▶ 成玄英 疏: “﹝ 常季 ﹞欲显德充之美, 故发斯问也。” ▶ 严复 《<穆勒名学>按语》: “而 宋 代以后, 陆 王 二氏心成之说尤多。”
- 成城 1. 犹兴邦。 ▶ 《诗‧大雅‧瞻卬》: “哲夫成城, 哲妇倾城。” 2. 谓团结得如城堡一样坚固。 ▶ 《国语‧周语下》: “故谚曰: ‘众心成城, 众口铄金。 ’” 清 陈梦雷 《寄答李厚庵百韵》: “众志未成城, 癙忧实以痒。” ▶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粤民谋抵制日货事》: “外之则勉图立宪, 以冀成城之众志。”
- 成城断金 谓万众一心,力量无比强大。
- 众志 众人的意愿。 ▶ 《吕氏春秋‧慎大》: “﹝ 桀 ﹞不恤其众, 众志不堪, 上下相疾, 民心积怨。” ▶ 唐 韩愈 《郓州溪堂诗》序: “治成制定, 众志大固。” ▶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 “此非独于理至悖也, 即缘救国是图, 不惜以个人为供献, 而考索未用, 思虑粗疏, 茫未识其所以然, 辄皈依于众志。”
- 众心如城 众心如城拼音:zhòng xīn rú chéng 注音:ㄓㄨㄙˋ ㄒㄧㄣ ㄖㄨˊ ㄔㄥˊ 成语解释众心如城【拼音】:zhòng xīn rú chéng【解释】: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出处】:《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示例】:弘誓既远,昏疑皆破,故~,施者成市。 ◎唐·独孤及《洪州大云寺钟铭》
- 众念 万念;各种思虑感触。
- 众形 各种物体的形象。 ▶ 《庄子‧大宗师》: “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 ▶ 汉 扬雄 《法言‧问道》: “雕刻众形者匪天欤?” ▶ 《晋书‧阮种传》: “器用利, 则斫削易而材不病;绳墨役, 则曲直正而众形得矣。”
- 众怒 zhòngnù众人的愤怒:~难犯。
- 众彘 比喻众谗人。 ▶ 汉 袁康 《越绝书‧请籴内传》: “子事 太宰嚭 , 又不图邦权, 而惑吾君王;君王之不省也, 而听众彘之言, 君王忘邦, 嚭 之罪也。”亦作“ 众豕 ”。 ▶ 汉 袁康 《越绝书‧德序外传记》: “王不亲辅弼之臣, 而亲众豕之言, 是吾命短也。”
- 众怒难任 谓众人的愤怒难以抵当。
- 众强 谓人多势盛。 ▶ 《管子‧幼官》: “不可量, 则众强不能图。” ▶ 《荀子‧议兵》: “五甲首而隶五家, 是最为众强长久, 多地以正。” ▶ 《晋书‧文苑传‧伏滔》: “奉以南面之尊, 藉以列城之富, 宅以制险之属, 养以众强之势, 而无德以临之, 无制以节之, 则厌溢乐祸之心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