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之音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wáng guó zhī yīn
【解释】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出处】《史记·乐书》:“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拼音码】wgzy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 亡国 wáng guó国家灭亡;使国家灭亡:~灭种。◆ 亡国wángguó灭...
- 之 zhī ㄓˉ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助词,表示修饰...
- 音 yīn ㄧㄣˉ1)声,亦特指有节奏的声:声~。~乐(yuè)。~律。~...
- 亡国之器 指象箸、玉杯之类的器皿,古代作为骄奢亡国的象征。
- 亡国之社 已亡国家的祠社。古代天子将其作为亡国的象征,以自儆戒。
- 亡国 wáng guó国家灭亡;使国家灭亡:~灭种。◆ 亡国wángguó灭亡了的国家:~之君。
- 亡国奴 wángguónú指祖国已经灭亡或部分国土被侵占,受侵略者奴役的人。
- 亡国虏 因国破而逃亡的人。 ▶ 明 张凤翼 《红拂记‧侠女私奔》: “我是个公门将佐, 休猜做亡国虏。”
- 北鄙之音 亦作“北鄙之声”。殷纣时的音乐。后世视为亡国之声。
- 弦外之音 xián wài zhī yīn 【解释】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出处】南朝宋·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弦外之意,虚响之音,不知所从而来。”【示例】你这话的~令人费解,还是明说的好。【拼音码】xwzy【灯谜面】胡琴上吊铜铃;二胡拉出笛子调半月谈;飞鸣镝;此时无声胜有声【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比喻言外之意
- 杞国之忧 同“杞人忧天”。
- 正始之音 ①指魏晋玄谈风气。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当时以何晏、王弼为首,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谈玄析理,放达不羁;名土风流,盛于洛下,世称“正始之音”。②指纯正的乐声。
- 空国之侯 箜篌的别称。 ▶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箜篌》: “箜篌乃 郑 卫 之音权舆也。 以其亡国之音, 故号‘空国之侯’, 亦曰‘坎侯’。”参见“ 空侯 ”。
- 经国之才 jīng guó zhī cái 【解释】指治理国家的才干【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一时莫伦,有经国之才。”【示例】《晋书·刘坤传》:“祖迈,有~,为相国参军、散骑常侍。”【拼音码】jgzc【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
- 靡靡之音 mǐ mǐ zhī yīn 【解释】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出处】《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史记·殷本纪》:“北里之舞,靡靡之乐。”【示例】从此以后,以管弦的情绪代替了鼓的情绪,结果都是“~”。(闻一多《时代的歌手》)【拼音码】mmzy【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英文】decadent music
- 亡国大夫 《礼记·射义》:“贲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不入,其馀皆入。”孔颖达疏:“亡国之大夫者,谓亡君之国,言不忠且无智也。”后因以“亡国大夫”指不忠不智的前朝遗臣。
- 亡国破家 亡国破家拼音:wáng guó pò jiā 注音:ㄨㄤˊ ㄍㄨㄛˊ ㄆㄛˋ ㄐㄧㄚ 成语解释亡国破家【拼音】:wáng guó pò jiā【解释】:国家覆灭、家庭毁灭。【出处】:汉·桓宽《盐铁论·相刺》:“屈原行吟泽畔,曰:‘安得皋陶而察之!’夫人君莫不欲求贤以自辅,任能以治国,然牵于流说,惑于道谀,是以贤圣蔽掩,而谗佞用事,以此亡国破家,而贤士饥于岩穴也。”【示例】:~皆有恨,捧心无语泪苏台。 ◎唐·湘妃庙《与崔渥冥会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