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谏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指 明 翟凤翀 与 郭尚宾 。
▶ 凤翀 抗疏极论 吕贵 、 邢洪 、 淩应登 三人之罪。
▶ 神宗 怒, 谪为 山西 按察使经历。 是时 尚宾 亦上疏进谏, 忤旨, 谪为 江西 布政使检校。 二人因进谏而同时被谪, 故称。
▶ 《明史‧翟凤翀传》: “帝于章疏多不省, 故廷臣直谏者久不被谴。 至是二人同日谪官, 时称‘二谏’。”
- 二 èr ㄦˋ1)数名: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2)双,...
- 谏 (諫)jiàn ㄐㄧㄢˋ1)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劝。进...
- 二谛 佛教语。 指真谛和俗谛。 凡随顺世俗, 说现象之幻有, 为俗谛。 凡开示佛法, 说理性之真空, 为真谛。 二谛互相联系, 为大乘佛教基本原则之一。 ▶ 南朝 梁 萧统 《令旨解二谛义》: “二谛者, 一是真谛, 一名俗谛。 真谛亦名第一义谛, 俗谛亦名世谛。 真谛、俗谛以定体立名, 第一义谛、世谛以褒贬立目。 若以次第言说, 应云一真谛、二俗谛。” ▶ 隋 江总 《建初寺琼法师碑》: “ 老 惊灵龠, 孔 惜逝川。 三空莫辨, 二谛何诠!” 吕澄 《中国佛教源流略讲》第五讲: “中道联系到二谛, 即空是真谛, 有是俗谛, 二者统一起来而成中道。”参阅《中论‧观谛品》。
- 二诺 谓轻作许诺。 ▶ 唐 魏徵 《述怀》诗: “ 季布 无二诺, 侯嬴 重一言。” ▶ 唐 李白 《寻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诗: “一睹无二诺, 朝欢更胜昨。”
- 二谢 1. 指 晋 谢安 、 谢万 。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或问 林公 , 司州 何如二 谢 ? 林公 曰: ‘故当攀 安 提 万 。 ’” 2. 指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 南朝 齐 谢朓 。 一说, 指 谢灵运 与族弟 谢惠连 。 ▶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七: “孰知二 谢 将能事, 颇学 阴 、 何 苦用心。” ▶ 仇兆鳌 注: “二 谢 , 谓 谢灵运 、 谢朓 。” ▶ 唐 李翱 《荐所知于徐州张仆射书》: “ 郊 为五言诗, 自 前汉 李都尉 、 苏属国 及 建安 诸子, 南朝 二 谢 , 郊 能兼其体而有之。” ▶ 宋 王谠 《唐语林‧文学》: “ 杜 曰: ‘使 昭明 再生, 吾当出 刘 曹 、二 谢 上。 ’”
- 二话没说 犹言再没有说别的话。 表示决心采取某种行动。 ▶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九章: “道静看见了, 气得浑身发抖。 她二话没说, 立时向经理辞了职。”
- 二象 指乾坤, 天地。 ▶ 南朝 梁 陶弘景 《周氏冥通记》卷二: “神仙易致而人德难全, 是故二象虽分, 其间犹混。” ▶ 唐 杨炯 《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 “配乎二象, 不能迁必至之期;参乎两曜, 不能稽有常之动。”
- 二话不说 èrhuà-bùshuō(1)[without demur] [方]∶指不说话,很干脆地采取行动把郭老三披枷带锁抓到县衙,二话不说,先打了一百煞威棒。――古立高《隆冬》(2)又作“二话没说”正说中间,门外雷石柱慌慌张张进来,一把拉住老武,二话没说,往外就走。――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
- 二豪 两位豪杰之士。 指 宋 王禹偁 和 苏轼 。 ▶ 宋 王十朋 《望黄州》诗: “忽见 江 上山, 人言是 黄州 。 怀人望 雪堂 , 读记思竹楼。 二豪不复见, 大 江 自东流。”
- 二话 èrhuà别的话;不同的意见(指后悔、抱怨、讲条件等,多用于否定句):~不提ㄧ尽管吩咐就是了,我决无~。
- 二豫 指工商虚定物价以骗取暴利。 ▶ 《管子‧山权数》: “物有豫则君失厕而民失生矣。 故善为天下者, 操于二豫之外。” ▶ 马非百 注: “ 王引之 云: ‘豫犹诳也。 ’……物有豫者, 谓富商蓄贾虚定物价以诳人, 而牟取暴利也。”“‘二豫’者, 指工商相豫而言……操于二豫之外, 谓政府此时不能以豫对豫, 在二豫之中与之竞争, 而应在二豫之外, 运用轻重之厕, 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 二许 指 东晋 精通道家学说的 许映 许穆 父子。 ▶ 南朝 梁 陶弘景 《许长史旧馆坛碑》: “昔在 西汉 , 三 茅 来宾;爰暨 东晋 , 二 许 怀真。” ▶ 《云笈七签》卷五: “﹝ 杨羲 ﹞幼而通灵, 与二 许 早结神明之交。”原注: “二 许 , 许映 与 许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