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电话号码 繁體版 English 日本語
登录 注册

二三其德是什么意思

发音:  
"二三其德"的近义词  "二三其德"的反义词  
用"二三其德"造句
意思解释手机版
  • èr sān qí dé

    【解释】形容三心二意。
    【出处】《诗经·卫风·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拼音码】esqd
    【用法】偏正式;作定语、补语;形容三心二意
  • 二三      1.  谓不专一;反覆无定。  &...
  •     qí ㄑㄧˊ1)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
  •     dé ㄉㄜˊ1)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品~...
  • 二三其意    èr sān qí yì 【解释】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出处】《三国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是时外为御难,内实乞罪,既不见赦,而屠各二三其心,临阵叛戾。”【拼音码】esqy
  • 二三      1.  谓不专一;反覆无定。    ▶ 《书‧咸有一德》: “德唯一, 动罔不吉;德二三, 动罔不凶。”    ▶ 孔 传: “二三, 言不一。”    ▶ 《晋书‧慕容垂载记》: “虽曰君臣, 义深父子, 岂可因其小隙, 便怀二三。”    ▶ 宋 文天祥 《罗融斋墓志铭》: “不以利害为二三。 其忠信如此。”    ▶ 《醉醒石》第四回: “这事断要死争, 二三不得的。”    2.  约数, 不定数。 表示较少的数目, 犹言几。    ▶ 《国语‧吴语》: “﹝ 越王 ﹞曰: ‘ 勾践 用帅二三之老, 亲委重罪, 顿颡于边。 ’” 汉 王褒 《僮约》: “日暮以归, 当送乾薪二三束。”    ▶ 唐 皎然 《咏小瀑布》: “瀑布小更奇, 潺湲二三尺。”    ▶ 《水浒传》第五七回: “ 呼延灼 吃了一惊, 便叫酒保引路, 就田塍上赶了二三里。”    ▶ 石楠 《张玉良传》: “她一定会兴奋得两颊泛上荷红, 上面滴洒着二三点露珠。”    3.  约数, 不定数。 谓二成或三成。    ▶ 汉 班固 《西都赋》: “草木涂地, 山渊反覆, 蹂躏其十二三, 乃拗怒而少息。”    ▶ 清 李渔 《奈何天‧逃禅》: “正是不如意事常八九, 可与人言无二三。”    4.  约数, 不定数。 谓第二或第三。    ▶ 宋 陈亮 《谢张侍御启》: “第其度程, 亦在二三之数。”    5.  约数, 不定数。 犹言再三, 多次。    ▶ 《百喻经‧妇诈称死喻》: “妇于后时心厌傍夫, 便还归家, 语其夫言: ‘我是汝妻。 ’夫答之言: ‘我妇久死, 汝是阿谁?妄言我妇。 ’乃至二三, 犹故不信。”    6.  即六。    ▶ 《文选‧何晏<景福殿赋>》: “故载祀二三, 而国富刑清。”    ▶ 张铣 注: “二三, 谓 明帝 六年也。”
  • 一二三      1.  指道教正一道的“三天(玉清、上清、太清)正法”。 相传 太上老君 授 张道陵 “三天正法”。 后正一道多用此法驱鬼降妖。 见《云笈七签》卷六。    ▶ 《四游记‧果老殿中辨鹿》: “时有 叶法善 者, 嘉禾 人, 世为道士, 尝游 白马山 古室, 遇二仙人, 授以正一二三之法, 能制服怪鬼。”    2.  动作时口说数字以计数。 习惯常至“三”止。    ▶ 元 无名氏 《盆儿鬼》第三摺: “﹝正末﹞做出门科云: ‘且住, 私场演, 官场用。 若到 开封府 去, 他不说时, 如何是了?待俺试敲咱。 这是盆沿儿。 ’做敲科云: ‘一、二、三。 ’”    3.  犹言头绪、办法。    ▶ 《雍熙乐府‧一枝花‧道情》套曲: “飘零的不知明暗, 默默的自取勘。 眼底浑无一二三, 流落在江南。”    4.  原由。    ▶ 刘宾雁 《关东寿人传》第二章: “无缘无故关了我一千多天了, 我能不要求他们说出个一二三来。”
  • 二三子    犹言诸君;几个人。    ▶ 《论语‧八佾》: “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天将以夫子为铎。”    ▶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 “眷我二三子, 辞义丽金雘。”    ▶ 唐 韩愈 《山石》诗: “嗟哉吾党二三子, 安得至老不更归。”    ▶ 宋 梅尧臣 《春日游龙门山寺》诗: “还邀二三子, 共到凿龙游。”    ▶ 清 叶廷管 《鸥波渔话‧黄子久别居》: “余居是山, 夏初与二三子相羊瀑流间, 得芝草三耦。”
  • 二三君子    犹二三子。
  • 告个么二三    方言。 赔罪。    ▶ 蹇先艾 《在贵州道上》: “大嫂, 你也不要太伤心了, 喊 赵大哥 来给你告个幺二三就是了。”
  • 一二三四五六七    歇后语。 隐射忘八。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三朝元老》: “﹝某中堂﹞享堂落成, 数人直宿其中。 天明, 见堂上一匾云: ‘三朝元老。 ’一联云: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弟忠信礼义廉。 ’不知何时所悬。 怪之, 不解其义。 或测之云: ‘首句隐亡八, 次句隐无耻也。 ’”
  • 二三其操    二三其操 拼音: èr sān qí cāo 简拼: esqc 近义词: 二三其德、二三其节 反义词: 用法: 作定语、补语;形容三心二意 解释: 二三:指不专一。三心二意,没有一定的操守。形容心意不专,反复无常 出处: 南朝·梁·任昉《求为刘献立馆启》:“贫不陨获其心,穷不二三其操。” 例子: 谒后语: 谜语:
  • 二万五千里长征    èrwàn wǔqiān lǐ chángzhēng[long march] 见“长征”
  • 二三其节    二三其节 拼音: èr sān qí jié 简拼: esqj 近义词: 二三其德、二三其操 反义词: 用法: 作定语、补语;形容三心二意 解释: 二三:指不专一。三心二意,没有一定的操守。形容心意不专,反复无常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孙盛曰:“语曰弈者举棋不定犹不胜其偶,况量君之才否二三其节,可以推服强邻,囊括四海者乎?” 例子: 谒后语: 谜语:
  • 二七斋    旧时, 人死后第十四日请僧道念经打醮, 谓“二七斋”。    ▶ 宋 洪迈 《夷坚三志壬‧吴蔡棺异》: “及建二七斋, 一婢报棺热如火灸。”
  • 二七      1.  即十四。    ▶ 《周礼‧考工记‧匠人》: “ 夏后氏 世室, 堂修二七, 广四修一。”    ▶ 郑玄 注: “ 夏 度以步, 令堂修十四步。”    ▶ 《吕氏春秋‧审时》: “得时之菽, 长茎而短足, 其荚二七以为族。”    ▶ 高诱 注: “二七, 十四实也。”    ▶ 南朝 陈后主 《东飞伯劳歌》: “年时二七犹未笄, 转顾流眄鬟鬓低。”    2.  见“ 二七斋 ”。
二三其德是什么意思,二三其德的中文解释,二三其德是什麽意思二三其德 meaning in Chinese,发音,例句,用法,同义词,反义词由查查汉语词典提供,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