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橱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shūchú
书柜。
- 书 (書)shū ㄕㄨˉ1)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
- 橱 chú ㄔㄨˊ1)一种收藏、放置东西的家具,前面有门:~柜。书~。衣~...
- 书厨,书橱 shūchú,shūchú(1)[bookcase](2)书柜(3)比喻博学的人,也比喻读书多而不会运用的人时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就,两学目之曰立地书厨。――《宋史·吴时传》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 两脚书橱 liǎng jiǎo shū chú 【解释】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出处】《南史·陆澄传》:“澄当世称为硕学,读《易》三年不解文义,欲撰《宋书》竟不成。王俭戏之曰:‘陆公,书厨也。’”【示例】俗谚谓为~,记诵我,多益为累,及伸纸落笔时,胸如乱丝。(清·叶燮《原诗·内篇下》)【拼音码】ljsc
- 立地书橱 lì dì shū chú 【解释】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出处】《宋史·吴时传》:“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成,两学目之曰立地书橱。”【拼音码】ldsc
- 书檄 书简与檄文。 泛指文书。 ▶ 《三国志‧魏志‧王粲传》: “ 太祖 并以 琳瑀 为司空军谋祭酒, 管记室, 军国书檄, 多 琳 瑀 所作也。” ▶ 宋 苏轼 《送表弟程六知楚州》诗: “我正含毫紫微阁, 病眼昏花困书檄。” ▶ 明 唐顺之 《叙广右战功》: “书檄往来, 水陆诸巢络绎, 能保不为贼得?”
- 书槅子 书槅子(書槅子)拼音:shū gé zǐ 注音:ㄕㄨ ㄍㄜˊ ㄗㄧˇ 词语解释书架。《红楼梦》第八五回:“ 袭人 道:‘他还有个帖儿呢。’ 宝玉 道:‘在那里?拿来我看看。’ 麝月 便走去,在里间屋里书槅子上头拿了来。”
- 书殿 1. 指集贤院。 ▶ 唐 陆坚 《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诗: “书殿荣光满, 儒门喜气临。” ▶ 唐 刘禹锡 《郡内书情献裴侍中留守》诗: “兵符今奉 黄公 《略》, 书殿曾随翠凤翔。” 2. 指史馆。 ▶ 宋 代为三馆之一。
- 书槁 书槁 基本解释:1.见"书稿"。
- 书毒头 方言。 书呆子。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 “除此之外, 还有一种人, 这里 上海 有一句土话, 叫甚么‘书毒头’, 就是北边说的‘书呆子’的意思。” ▶ 茅盾 《话匣子‧我的学化学的朋友》: “我知道我的这位老朋友的脾气;第一条路他不肯走, 第二条路他也不能走, 他是一个‘书毒头’!”
- 书楼 1. 供藏书读书的楼房。 ▶ 唐 王建 《郭家溪亭》诗: “妆阁书楼倾侧尽, 云山新卖与官家。” ▶ 唐 白居易 《池上闲咏》: “青纱台上起书楼, 绿藻潭中系钓舟。”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第七场: “ 梁兄 , 这里不是说话之处, 请到小妹书楼小坐。” 2. 博学者的雅号。 ▶ 《新唐书‧李磎传》: “ 磎 好学, 家有书至万卷, 世号 李书楼 。” ▶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下》: “古今博洽之士, 有称府者, 有称库者……有称楼者( 李蹊 号 李书楼 )。”
- 书气 儒雅的风度。 ▶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六: “﹝ 那鉴堂 ﹞长身玉立, 书气迎人。” ▶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政事一》: “人无书气, 即为粗俗气、市井气, 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矣。”
- 书椠 指印刷术。 ▶ 严复 《救亡决论》: “远之蚕桑司南, 近之若书椠火药, 利民前用, 不可究言。”
- 书法 shūfǎ文字的书写艺术。特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比赛│硬笔~。
- 书棚本 南宋 临安 (今 杭州 ) 棚桥 北 睦亲坊 陈 宅书铺和 棚北大街 陈解元 书籍铺, 为 陈起 、 陈思 父子经营的书坊。 他们拥有刻坊, 刻印的书籍颇受时人欢迎。 后称书棚本。 其时, 太庙 前 尹 家书籍铺所刻的书, 样式与之相仿, 亦称书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