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电话号码 繁體版 English 日本語
登录 注册

两税是什么意思

发音:
用"两税"造句
意思解释手机版

  •  1.  夏税和秋税的合称。
       ▶ 唐德宗 时 杨炎 作两税法, 并租庸调为一, 令以钱输税。 夏输不超过六月, 秋输不超过十一月, 故称两税。
       ▶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二: “京城减收两税之半。”
       ▶ 《新唐书‧崔造传》: “ 造 久在 江左 , 疾钱谷诸使罔上, 或干没自私, 乃建言: ‘天下两税, 请委本道观察使、刺使选官部送京师。 ’”
     
     2.  见“ 两税法 ”。
  •     (兩)liǎng ㄌㄧㄤˇ1)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
  •     shuì ㄕㄨㄟˋ1)国家向企业或集体、个人征收的货币或实物:~收。~...
  • 两税使    唐 代掌管夏、秋两税事务的长官, 系临时派遣, 多以盐铁转运使兼任。    ▶ 《新唐书‧程异传》: “ 李巽 领盐铁, 荐 异 心计可任, 请拔濯用之, 乃授侍御史, 复为 扬子 留后。 稍迁 淮南 等道两税使。”    ▶ 《文献通考‧田赋三》: “ 德宗 时, 杨炎 为相, 遂作两税法, 夏输无过六月, 秋输无过十一月, 置两税使以总之。”
  • 两税户    依两税法纳税的人家。    ▶ 《旧唐书‧武宗纪》: “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 收充两税户。 拆招提、兰若四万馀所, 收膏腴上田数千万顷。 收奴婢为两税户十五万人。”
  • 两税法    唐德宗 建中 年间开始实行的新赋税法。 因税分夏秋两季缴纳, 故称。 两税法是 唐 代后期直至 明 代中叶田赋制度的基础。    ▶ 《新唐书‧杨炎传》: “ 炎 疾其敝, 乃请为‘两税法’, 以一其制。 凡百役之费, 一钱之敛, 先度其数而赋于人, 量出制入。 户无主客, 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 以贫富为差。 不居处而行商者, 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 度所取与居者均, 使无侥利。 居人之税, 秋夏两入之, 俗有不便者三之。 其租、庸、杂役悉省, 而丁额不废。 其田亩之税, 率以 大历 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 而均收之, 夏税尽六月, 秋税尽十一月, 岁终以户赋增失进退长吏, 而尚书度支总焉。”亦省称“ 两税 ”。    ▶ 唐 白居易 《重赋》诗: “国家定两税, 本意在忧人。”    ▶ 《新唐书‧德宗纪》: “﹝ 建中 元年﹞二月丙申, 初定两税。”    ▶ 宋 苏轼 《策别十五》: “自两税之兴, 因地之广狭瘠腴而制赋, 因赋之多少而制役, 其初盖甚均也。”    ▶ 梁启超 《<变法通议>自序》: “故夫变者, 古今之公理也。 贡助之法, 变为租庸调, 租庸调变为两税, 两税变为一条鞭。”
  • 两程    两天所行的路程。    ▶ 宋 杨万里 《二月二十三日南雄解舟》诗: “顺流更藉江风便, 此去 韶州 只两程。”
  • 两禁    北宋 时, 翰林学士直舍在皇宫北门两侧, 因以“两禁”借指翰林院。 禁, 宫禁。
  • 两社    春秋 鲁 之 周社 和 亳社 的合称, 两社之间是朝廷处理政务的地方。    ▶ 《左传‧闵公二年》: “ 成季 之将生也, 桓公 使 卜楚丘 之父卜之。 曰: ‘男也, 其名曰 友 , 在公之右;间于两社, 为公室辅。 ’” 杜预 注: “两社, 周 社、 亳 社。 两社之间, 朝廷执政所在。”    ▶ 汉 刘向 《说苑‧至公》: “ 季孙 行父 之戒其子也, 曰: ‘吾欲室之侠于两社之间也。 使吾后世有不能事上者, 使其替之益速。 ’” 宋 王安石 《除韩琦制》: “间朝廷之两社, 揉方域之万邦。”
  • 两立    liǎnglì两个方面同时并存:势不~。
  • 两礼    犹言双方免礼。    ▶ 《金瓶梅词话》第七八回: “﹝ 吴月娘 ﹞插烛也似磕了四个头, 慌的大舅忙还半礼, 说道: ‘姐姐两礼儿罢。 ’”
  • 两端      1.  事物的两个顶端;两头。    ▶ 《论语‧子罕》: “有鄙夫问于我, 空空如也。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 孔颖达 疏: “两端, 终始也。”    ▶ 宋 王禹偁 《大阅赋》: “出游兵以定两端, 握奇数而制四面。”    ▶ 《元史‧礼乐志二》: “相鼓二, 制如搏拊, 以韦为表, 实之以糠。 拊其两端, 以相乐舞节。”    2.  谓两个极端。    ▶ 《礼记‧中庸》: “执其两端, 用其中于民。”    ▶ 郑玄 注: “两端, 过与不及也。”    3.  犹两者。    ▶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 武安 已罢朝, 出止车门, 召 韩御史大夫 载, 怒曰: ‘与 长孺 共一老秃翁, 何为首鼠两端?’”    ▶ 《宋书‧律历志中》: “古之为历者, 邓平 能修旧制新, 刘洪 始减《四分》, 又定月行迟疾, 杨伟 斟酌两端, 以立多少之衷, 因朔积分设差, 以推合朔月蚀。”    ▶ 唐 欧阳詹 《江夏留别华二》诗: “乡路我尚遥, 客游君未回。 将何慰两端, 互勉临岐杯。”    4.  指游移于两者之间的态度。    ▶ 《史记‧魏公子列传》: “ 魏王 恐, 使人止 晋鄙 , 留军壁 邺 , 名为救 赵 , 实持两端以观望。”    ▶ 《晋书‧王浚传》: “及 赵王 伦 篡位, 三王起义兵, 浚 拥众挟两端, 遏绝檄书, 使其境内士庶不得赴义。”    ▶ 宋 无名氏 《儒林公议》卷下: “ 世衡 知城事, 寨下属 羌 率持两端, 向背不常。”    ▶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 “上以 第巴 始终反覆持两端, 乃追还其使。”    5.  犹两种、两类。    ▶ 《荀子‧正论》: “而圣王之分, 荣辱是也。 是有两端矣: 有义荣者, 有埶荣者, 有义辱者, 有埶辱者。”
  • 两碍    对双方都有妨碍。    ▶ 《红楼梦》第七八回: “自我在园里, 东南上小角门子就常开着, 原是为我走的, 保不住出入的人图省走路, 也从那里走, 又没个人盘查, 设若从那里弄出事来, 岂不两碍?”
两税是什么意思,两税的中文解释,兩稅是什麽意思两税 meaning in Chinese,发音,例句,用法,同义词,反义词由查查汉语词典提供,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