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遮西掩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dōng zhē xī yǎn
【解释】指左右遮掩,隐瞒真相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别件事,或者有些东扯西拽,东遮西掩,东三西四,不容易说话。”
【拼音码】dzxy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 东 (東)dōng ㄉㄨㄥˉ1)方向,太阳出升的一边,与“西”相对:~方。...
- 遮 zhē ㄓㄜˉ1)挡:~蔽。~挡。~拦。~阳。~没(mò)。~阴。2)...
- 西 xī ㄒㄧˉ1)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面。~晒。~域。...
- 掩 yǎn ㄧㄢˇ1)遮蔽,遮盖:~护。~体。~饰。~映。~盖。~蔽。~埋...
- 东那西辏 同“东挪西凑”。 明 沈受先 《三元记‧归妹》: “我命运乖, 粮运折, 家私都准折, 东那西辏犹还缺, 一女多娇, 将他来抛撇。”
- 东遛西逛 无目标的到处闲游。 ▶ 《中国民间故事选‧鲁班学艺》: “他骑着马, 东遛西逛了三年, 银子花光了, 马也卖掉了, 光杆回来了。”
- 东邦 1. 古代泛指 齐 鲁 (相当今 山东省 )地区。 ▶ 唐 许棠 《送刘校书游东鲁》诗: “内阁劳雠校, 东邦忽纵游。”参见“ 东鲁 ”。 2. 指 日本 。 在我国之东, 故称。 ▶ 郭沫若 《瓶》诗之二二: “邮差过了两遍了, 送来了些东邦的时报。”
- 东道国 dōngdàoguó负责组织、安排国际会议、比赛等在本国举行的国家。
- 东邻 1. 东边的邻居。 ▶ 《易‧既济》: “东邻杀牛, 不如西邻之禴祭, 实受其福。” ▶ 《后汉书‧刘赵淳于江传序》: “言以义养, 则 仲由 之菽, 甘于东邻之牲。” ▶ 唐 元结 《漫问相里黄州》诗: “东邻有渔父, 西邻有山僧。” ▶ 叶圣陶 《穷愁》: “赌窟既破, 全市喧传, 群来聚视博徒何如人…… 阿松 东邻子 金荣 与焉。” 2.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 “ 楚国 之丽者, 莫若臣里, 臣里之美者, 莫若臣东家之子。”后因以“东邻”指美女。 ▶ 唐 李白 《效古》诗之二: “自古有秀色, 西施 与东邻。” ▶ 五代 阎选 《浣溪沙》词: “ 刘 阮 信非仙洞客, 嫦娥 终是月中人, 此生无路访东邻。” 3. 特指 殷 纣王 。 ▶ 《汉书‧叙传上》: “东邻虐而歼仁兮, 王合位宓三五。” ▶ 颜师古 注: “ 应劭 曰: ‘东邻, 纣 也。 ’邻, 古邻字也。”一本作“ 东邻 ”。
- 东道之谊 东道之谊拼音:dōng dào zhī yì 注音:ㄉㄨㄙ ㄉㄠˋ ㄓㄧ ㄧˋ 成语解释东道之谊【拼音】:dōng dào zhī yì【解释】:东道:主人。谊:情谊。指主人的情谊。
- 东邻西舍 见“东家西舍”。
- 东道主人 见“东道主”。
- 东郊 1. 西周 时, 特指其东都 王城 以东的郊外。 ▶ 周 灭 商 后, 迁 殷 民于此。 ▶ 《书‧君陈》: “ 周公 既没, 命 君陈 分正东郊 成周 。” ▶ 孔颖达 疏: “ 周公 迁 殷 顽民于 成周 。 顽民既迁, 周公 亲自监之。 ▶ 周公 既没, 成王 命其臣名 君陈 代 周公 监之, 分别居处, 正此东郊 成周 之邑。” 2. 泛指国都或城市以东的郊外。 ▶ 《礼记‧月令》: “﹝孟春之月﹞立春之日, 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 ▶ 汉 班固 《西都赋》: “东郊则有通沟大漕。” ▶ 南朝 梁 沈约 《宿东园》诗: “ 陈王 斗鸡道, 安仁 采樵路。 东郊岂异昔, 聊可闲余步。” ▶ 《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 “东郊渐觉花供眼, 南陌依稀草吐芽。”
- 东道主 dōng dào zhǔ 【解释】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出处】《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拼音码】ddz【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主人【英文】h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