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咸不淡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①平平淡淡;普普通通。②指冷言嘲笑。
- 不咸 1. 不周遍;不普遍。 &nb...
- 不 bù ㄅㄨˋ1)副词。2)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
- 淡 dàn ㄉㄢˋ1)含盐分少,与“咸”相对:味~。~水。~化。2)浅,薄...
- 不咸 1. 不周遍;不普遍。 ▶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故和声入于耳而藏于心, 心亿则乐, 窕则不咸, 摦则不容, 心是以感。” ▶ 杨伯峻 注: “咸, 遍也。 此谓音细则能闻者不周遍。” ▶ 《国语‧鲁语上》: “小赐不咸, 独恭不优。” ▶ 韦昭 注: “咸, 遍也。” 2. 不和。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昔 周公 吊二叔之不咸, 故封建亲戚以蕃屏 周 。” ▶ 杜预 注: “咸, 同也。” ▶ 《新唐书‧杨弘礼传》: “﹝ 弘礼 ﹞雅与 玄感 不咸, 表其必乱。”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嗤鄙‧衍圣公》: “今公不知何故, 久居赐第, 数年不归, 或云: 父子不咸, 恐有分羹之祸。” 3. 传说中的山名。 ▶ 《山海经‧大荒北经》: “大荒之中有山, 名曰 不咸 。 有 肃慎氏之国 。”
- 淡不淡 清淡无味。 ▶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第三摺: “恰捧着个破不剌碗内, 呷了些淡不淡白粥, 吃了几根儿哽支杀黄虀。”
- 不哑不聋 同“不痴不聋”。 《古尊宿语录‧大慧普觉禅师》: “ 绍兴 二十八年: ‘敢问大众, 因甚不觉?岂不见道, 不哑不聋, 不做大家公。 ’”
- 不哲 不明智。 ▶ 《左传‧襄公二年》: “ 季孙 于是为不哲矣。” ▶ 杜预 注: “言逆德。”一本作“不为哲矣。”
- 不咱 1. 不然;要不。 ▶ 《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 “俺姑娘这打扮可不随溜儿, 不咱也给他放了脚罢?” 2. 亦作“ 不则 ”。 置于动词后的语气助词。 ▶ 《儿女英雄传》第九回: “真个的, 我也撒一泡不咱。” ▶ 《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 “是姐姐吗?大爷没在屋里, 你进来坐坐儿不则?” ▶ 《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 “一块坐着不则, 贵姓呵?”
- 不哼不哈 bù hēng bù hā 【解释】不言语,该说而不说。【拼音码】bhbh
- 不咎既往 bù jiù jì wǎng 【解释】对以往的错误或罪责不再追究。【出处】《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示例】既然他已经承认了错误,我们就可以~了。【拼音码】bjjw【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形容不计较过去的事情【英文】let bygones be bygones
- 不售 1. 卖不出去。 ▶ 《诗‧邶风‧谷风》: “既阻我德, 贾用不售。” ▶ 郑玄 笺: “如卖物之不售。” ▶ 唐 柳宗元 《钴鉧潭西小丘记》: “ 唐氏 之弃地, 货而不售。” ▶ 宋 秦观 《谢王学士书》: “每观今时偶变投隙之士, 操数寸之管, 书方尺之纸, 无不拾取青紫为宗族荣耀, 而己独碌碌抱不售之器以自滨于饥寒。” 2. 指嫁不出去。 ▶ 汉 刘向 《列女传‧齐锺离春》: “﹝ 锺离春 ﹞年四十无所容入, 衒嫁不售……谓谒者曰: ‘妾, 齐 之不售女也。 ’” 唐 杜甫 《负薪行》: “更遭丧乱嫁不售, 一生抱恨长咨嗟。” ▶ 唐 李商隐 《无题》诗之四: “东家老女嫁不售, 白日当天三月半。” 3. 指考试不中。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贾奉雉》: “ 贾奉雉 , 平凉 人。 才名冠一时, 而试辄不售。” ▶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树勋》: “ 树勋 幼入京应试, 不售。” 4. 不能实现。 ▶ 《文选‧张衡<西京赋>》: “挟邪作蛊, 于是不售。” ▶ 薛综 注: “售犹行也, 谓怀挟不正道者, 于是时不得行也。” 5. 没有应验。 ▶ 《资治通鉴‧汉武帝元鼎五年》: “ 五利 妄言见其师, 其方尽, 多不售, 坐诬罔, 腰斩。”
- 不和 bùhé不和睦:姑嫂~ㄧ感情~。
- 不唯 1. 犹言非因。 ▶ 《左传‧僖公五年》: “ 桓 、 庄 之族何罪?而以为戮, 不唯逼乎?” 2. 不仅;不但。 ▶ 唐 韩愈 《韩滂墓志铭》: “群辈来见, 皆曰: ‘ 滂 之大进, 不唯于文词, 为人亦然。 ’”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四》: “以予观之, 不唯于语法不顺, 而义亦未完也。” ▶ 王汶石 《少年突击手》: “凡是他能做的事, 妈妈不唯自己不帮忙, 奶奶要帮忙, 她还不让呢。”
- 不周风 风名。 西北风。 ▶ 《史记‧律书》: “不周风居西北, 主杀生。” ▶ 《易纬‧通卦验》: “立冬, 不周风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