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笔千言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xià bǐ qiān yán
【解释】千言:长篇大论。形容文思敏捷,写作迅速
【出处】宋·曾巩《送丰稷》:“读书一见若经诵,下笔千言能立成。”
【示例】唐人《一个万能情报员的经历》:“你这傻小子如果同女朋友写情书,大概~,倚马可待啦!”
【拼音码】xbqy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才思敏捷
- 下笔 xià bǐ用笔写或画,特指开始写或画:~千言│想好了再~。
- 千 1)(③韆)qiān ㄑㄧㄢˉ2)数目,十个一百(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
- 言 yán ㄧㄢˊ1)讲,说:~说。~喻。~道。~欢。~情。~必有中(zh...
-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xià bǐ qiān yán,lí tí wàn lǐ 【解释】写了一大篇文章,但没有接触到主题。【拼音码】xbql
- 五千言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 老子 乃著书上下篇, 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 莫知所终。”后以“五千言”为 老子 《道德经》的代称。 ▶ 唐 白居易 《养拙》诗: “迢遥无所为, 时窥五千言。” ▶ 宋 姜夔 《永遇乐‧次韵辛克清先生》词: “五千言, 老来受用, 肯教造物儿戏。” ▶ 鲁迅 《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 “ 老聃 作五千言, 释迦 有 恒河 沙数说, 也还是东洋人中的‘好事之徒’也。”
- 下笔成文 xià bǐ chéng wén 【解释】一下笔就很快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出处】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文若春华,思若涌泉;发言可咏,下笔成篇。”【示例】他文思敏捷,~【拼音码】xbcw【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含褒义【故事】三国时期,曹操的小儿子曹植非常聪明,他读过很多书,做文章是又快又好。曹操故意考他,曹操说自己能言出为论、下笔成文,可以当场作文。他们游览完毕铜雀台,曹植很快就写出《铜雀台赋》受到曹操的夸奖
- 下笔成章 xià bǐ chéng zhāng 【解释】形容写文章极快。【出处】《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言出为论,下笔成章。”【示例】这学生天资聪颖,文思敏捷,~,将来未可限量。【拼音码】xbcz【灯谜面】书法【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 下笔成篇 同“下笔成章”。
- 万语千言 形容说的话很多。
- 倚马千言 yǐ mǎ qiān yán晋朝桓温领兵北征,命令袁虎靠着马拟公文,一会儿就写成七张纸,而且作得很好(见于《世说新语·文学》)。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
- 千言万语 qiān yán wàn yǔ 【解释】形容说得话很多。【出处】唐·郑谷《燕》诗:“千言万语无人会,又逐流莺过短墙。”【示例】两人对望着,好象没有话说了,其实心里正有着~。(巴金《家》三十六)【拼音码】qywy【灯谜面】长篇小说长篇小说【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形容说话很多【英文】thousands and thousands of words
- 千言万说 犹千言万语。
- 下笔如神 下笔如神拼音:xià bǐ rú shén 注音:ㄒㄧㄚˋ ㄅㄧˇ ㄖㄨˊ ㄕㄣˊ 成语解释下笔如神【拼音】:xià bǐ rú shén【解释】:指写起文章来,文思奔涌,如有神力。形容文思敏捷,善于写文章或文章写得很好。【出处】:《旧唐书·陆贽传》:“其于议论应对,明练理体,敷陈剖判,下笔如神,当时名流,无不推挹。”
- 下端 指东西的下面一头。 ▶ 汉 蔡邕 《书势》: “或轻笔内投, 微本浓末, 若绝若连;似水露缘丝, 凝垂下端。”
- 下窍 xiàqiào[lower orifies] 指前阴尿道口与后阴肛门
- 下究 犹下达。 ▶ 《淮南子‧主术训》: “是故号令能下究, 而臣情得上闻。” ▶ 《汉书‧燕剌王刘旦》: “恶吏废法立威, 主恩不及下究。” ▶ 颜师古 注: “究, 竟也。 言不终竟于下。”
- 下稷 即下昃。 ▶ 《谷梁传‧定公十五年》: “戊午, 日下稷, 乃克葬。” ▶ 范宁 集解: “稷, 昃也。 下昃谓晡时。” ▶ 宋 王楙 《<野客丛书>小序》: “ 皇宋 庆元 改元三月戊申日下稷, 长洲 王楙 书于 不欺堂 之西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