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情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xiàqíng
①下级或群众的情况或心意:~上达│了解~。
②谦辞,旧时对人有所陈述时称自己的情况或心情。
- 下 xià ㄒㄧㄚˋ1)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等级低...
- 情 qíng ㄑㄧㄥˊ1)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喜、怒、爱、憎、哀、惧等心理状态...
- 下情上达 谓下面的情况或意见能够通达于上。语出《管子·明法》:“下情不上通,谓之塞。”
- 下情陪告 谓向人低头求恳。 ▶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 “那 法聪 和尚对将军下情陪告: ‘念本寺里别无宝贝, 敝院又没粮草。 将军手下有许多兵, 怎地停泊?’”
- 下性子 发脾气。 ▶ 《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他道你不知进退, 开口便问佳期, 这等看得容易, 一下性子, 书多扯坏了, 连那玉蟾蜍也掼碎了!”
- 下怀 xiàhuái指自己的心意(原是谦辞):正中~。
- 下意 1. 谓屈意;虚心和顺。 ▶ 《汉书‧蒯通传》: “彼 东郭先生 、 梁石君 , 齐 之俊士也, 隐居不嫁, 未尝卑节下意以求仕也。” ▶ 《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 “诸兄每读经传, 辄下意难问。” ▶ 周寿昌 注补正: “下意, 犹《礼》‘下气怡色’之谓也。 难问, 辨难诘问也。” 2. 出主意;作决定。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 “ 贾充 初定律令, 与 羊祜 共咨太傅 郑冲 …… 羊 曰: ‘上意欲令小加弘润。 ’ 冲 乃粗下意。” ▶ 《梁书‧元帝纪》: “﹝ 元帝 ﹞初生患眼, 高祖 自下意治之, 遂盲一目, 弥加愍爱。” ▶ 《魏书‧崔休传》: “ 休 久在台阁, 明习典礼, 每朝廷疑议, 咸取正焉。 诸公咸相谓曰: ‘ 崔尚书 下意处, 我不能异也。 ’” 3. 随意。 ▶ 《醒世姻缘传》第二七回: “下意的送二两银子, 也不叫他住二日, 就打发他家去了!”
- 下忱 谦词。 指本人的心思、想法。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六》: “以君气类, 故敢布下忱, 明日, 赐一野祭可乎?” ▶ 《红楼梦》第一○七回: “ 贾政 听了, 感激涕零, 叩首不及;又叩求王爷代奏下忱。” ▶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 “并蒙 燕公 不弃, 赐以似爬似坐似蹲之玉照, 不胜感谢, 尚希转达, 以罄下忱为荷。”
- 下意识 xià yìshí心理学上指不知不觉、没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是有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本能反应。维心主义心理学认为这种作用是潜伏在意识之下的一种精神实质,能支配人的一切思想、行动。
- 下忠 谓忠之最下者。 ▶ 《荀子‧臣道》: “有大忠者, 有次忠者, 有下忠者, 有国贼者。 以德覆君而化之, 大忠也;以德调君而辅之, 次忠也;以是谏非而怒之, 下忠也。”
- 下愚 1. 极愚蠢的人。 ▶ 《论语‧阳货》: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 《后汉书‧李固传》: “ 固 狂夫下愚, 不达大体。” ▶ 宋 王安石 《上皇帝万言书》: “先王之法, 所以待人者尽矣, 自非下愚不移之才, 未有不能赴者也。”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 “枉了你是个读书明理之人!这种不过是下愚所为罢了。” 2. 谦词。 用作自称。 ▶ 三国 吴 华核 《奉敕草对》: “猥命草对, 润被下愚。” ▶ 《红楼梦》第一二○回: “下愚当时也曾与他往来过数次, 再不想此人竟有如是之决绝。”
- 下忙 清 代徵收田赋分上下两期, 下期从八月到十一月, 叫下忙。 ▶ 《中国现在记》第五回: “我这次署事, 收过下忙, 又收过漕米。”参见“ 上下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