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余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xiàyú
[leftover] 剩余,余下
- 下 xià ㄒㄧㄚˋ1)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等级低...
- 余 1)(②~⑤餘)yú ㄩˊ2)我:“~将老”。3)剩下来的,多出来的:...
- 爨下余 谓灶下烧残的良木。 典出《后汉书‧蔡邕传》: “ 吴 人有烧桐以爨者, 邕 闻火烈之声, 知其良木, 因请而裁为琴, 果有美音。”后以“爨下馀”比喻幸免于难的良材。 ▶ 唐 韩愈 《题木居士》诗: “为神讵比沟中断?遇赏还同爨下馀。”
- 下作 xià zuo①卑鄙;下流。②〈方〉(吃东西)又贪又馋。③〈方〉助手:打~(担任助手)。
- 下体 xiàtǐ〈书〉下身①。
- 下俚 1. 同“ 下里 ”。 ▶ 唐 元稹 《旱灾自咎贻七县宰》诗: “生小下俚住, 不曾州县门。” ▶ 五代 罗隐 《谗书‧市傩》: “傩之为名, 著于时令矣。 自宫禁至于下俚, 皆得以逐灾邪而驱疫疠。” 2. 卑下鄙俗。 亦指人或文辞之鄙陋者。 ▶ 宋 岳珂 《桯史‧尊尧集表》: “是知当时公议, 虽小夫下俚, 犹不惬, 不特 了翁 也。” ▶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王之奂》: “乐人所唱, 皆下俚之词。” ▶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三: “道经又有命 张良 注《度人经》敕表, 其文辞绝类 宋 人之下俚者, 至官秩亦然, 可发一笑。”
- 下位 1. 低下的地位;卑贱的地位。 ▶ 《易‧乾》: “是故居上位而不骄, 在下位而不忧。” ▶ 《左传‧襄公九年》: “今我妇人, 而与于乱。 固在下位, 而有不仁, 不可谓元。” ▶ 晋 卢谌 《览古》诗: “ 蔺 生在下位, 缪 子称其贤。” ▶ 明 刘基 《郑士亨东游集序》: “彼二子者好为文, 则不取诸时人之所趋, 而独慕于居下位之 郑子 何邪?” 清 鲁仕骥 《<四书通义>后序》: “公生当末世, 居下位, 不得致身人主之侧。” 2. 坐次低的席位。 ▶ 元 杨梓 《敬德不伏老》第一摺: “有功者上首而坐, 簪花饮酒, 功少者下位而次之, 只饮酒, 不簪花。”
- 下保 作保证。 ▶ 《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 “这话我说书的都敢下保。”
- 下伏 三伏中的末伏。 ▶ 唐 姚合 《酬光禄田卿末伏见寄》诗: “下伏秋期近, 还和扇渐疏。”
- 下借 假借, 宽假。 下, 通“ 假 ”。 ▶ 《后汉书‧独行传‧李充》: “大将军 邓骘 贵戚倾时, 无所下借, 以 充 高节, 每卑敬之。” ▶ 李贤 注: “下音假, 借音子夜反。”
- 下令 xià lìng下达命令;发布命令:~出击│~解散。
- 下停 星相迷信之说, 面部及身体各分为三停。 面上以人中至地阁为下停, 身上以足为下停。 见《麻衣相法全编‧麻衣先生石室神异赋》注。 绘画及书法中亦有下停之说, 下停犹言下部。
- 下人 xiàrén①旧时指仆人。也叫底下人。②〈分〉指儿女或儿孙等晚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