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不被两鞍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喻一女不嫁二夫。
▶ 《元史‧列女传‧衣氏》: “是夕, 衣氏 具鸡黍祭其夫, 家之所有悉散之邻里及同居 王媪 , 曰: ‘吾闻一马不被两鞍, 吾夫既死, 与之同棺共穴可也。 ’”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摺: “道不得一马不跨双鞍, 可怎生父在时, 曾许了我, 父丧之后, 母到悔亲, 这个道理那里有?” 元 岳伯川 《铁拐李》第二摺: “我一马不鞁两鞍, 双轮不碾四辙, 守着 福童 孩儿, 直到老死也不嫁人。”
- 一 yí见‘一’(yī)。◆ 一yī一1①数目,最小的正整数。参看〖数字〗...
- 马 (馬)mǎ ㄇㄚˇ1)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
- 不 bù ㄅㄨˋ1)副词。2)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
- 被 bèi ㄅㄟˋ1)睡觉时覆盖身体的东西:~子。~单。棉~。毛巾~。羽绒...
- 两 (兩)liǎng ㄌㄧㄤˇ1)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
- 鞍 ān ㄢˉ1)套在骡马背上便于骑坐的东西:马~。~鞒。~韂(chàn)...
- 一马不鞁两鞍 同“一马不被两鞍”。
- 一马不跨双鞍 同“一马不被两鞍”。
- 一马一鞍 比喻一夫一妻,白头偕老。
- 一马平川 yī mǎ píng chuān 【解释】指广阔的平原。【示例】这里~,连座小山也没有。【拼音码】ympc【灯谜面】驯;单骑踏西蜀【用法】偏正式;作定语、宾语;含褒义【英文】flat country
- 一马当先 yī mǎ dāng xiān 【解释】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拼音码】ymdx【灯谜面】当顶炮;赛马场上的冠军端午;张飞上阵【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英文】be in the forefront
- 二童一马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后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
- 风马不接 又作:风马牛不相及。
- 马不停蹄 mǎ bù tíng tí 【解释】比喻不停顿地向前走。【出处】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二折:“赢的他急难措手,打的他马不停蹄。”【示例】~的走至天色大明,看看追兵已远,方始勒住马。(清·吴趼人《痛史》第三回)【拼音码】mbtt【灯谜面】奔腾急【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英文】without a stop
- 马不解鞍 mǎ bù jiě ān 【解释】比喻一刻也不停留,毫不间歇【出处】郭小川《长江组歌·百万雄师过大江》:“马不解鞍连续战,一举解放大江南。”【拼音码】mbja【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不间断
- 驷马不追 见“驷马难追”。
- 风牛马不相及 同“风马牛不相及”。
- 好马不吃回头草 比喻有志气的人立志别图, 即使遭受挫折, 也决不走回头路。 ▶ 清 李渔 《怜香伴‧议迁》: “多承高谊, 好马不吃回头草, 就复了衣巾, 也没不得这场羞辱。” ▶ 沙汀 《困兽记》二七: “你提过要我把娃娃往娘屋里送, 可是好马不吃回头草, 那我是不大愿意呢!”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十二: “好马不吃回头草, 我既出了门, 就是不再打算回去的。”
- 一马不跨两鞍 一马不跨两鞍 基本解释:一匹马不能套两个马鞍。比喻一女不嫁二夫。
- 一馈十起 yī kuì shí shǐ 【解释】吃一顿饭要起来十次。形容事务繁忙。【出处】《淮南子·汜论训》:“当此之时,一馈而十起,一沐而三捉发,以劳天下之民。”【拼音码】ykss【灯谜面】最不安的饭局【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一饷 片刻。 ▶ 唐 白居易 《对酒》诗: “无如饮此销愁物, 一饷愁消直万金。” ▶ 《敦煌变文集‧王昭君变文》: “若道一时一饷, 犹可安排;岁久月深, 如何可度。” ▶ 蒋礼鸿 通释: “一饷, 就是吃一餐饭的时间。” ▶ 宋 柳永 《鹤冲天》词: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 换了浅斟低唱!” 清 曹寅 《纳凉过杏园食笋》诗: “一饷竹风吹盹醒, 不知深处睡流莺。”
- 一饮而尽 一饮而尽 基本解释:饮:喝。一口气就喝完了。形容喝得非常爽快。
- 一饮三百杯 《世说新语‧文学》“ 郑玄 在 马融 门下” 刘孝标 注引《郑玄别传》: “ 袁绍 辟 玄 , 及去, 饯之城东。 欲 玄 必醉, 会者三百馀人, 皆离席奉觞, 自旦及莫, 度 玄 饮三百馀桮, 而温克之容, 终日无怠。”后谓痛饮为一饮三百杯。 ▶ 南朝 陈 陈暄 《与兄子秀书》: “昔 周伯仁 度 江 唯三日醒, 吾不以为少; 郑康成 一饮三百杯, 吾不以为多。” ▶ 唐 李白 《将进酒》诗: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