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半语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yī yán bàn yǔ
【解释】指很少的一两句话。
【出处】《史记·魏公子列传》:“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拼音码】yyby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极少的语言
- 一言 1. 一个字。 ...
- 半 bàn ㄅㄢˋ1)二分之一:~圆。~百(五十,多指岁数)。2)不完全的...
- 语 (語)yǔ ㄩˇ1)话:~言。汉~。英~。~录。~汇。~重心长。2)指...
- 一言半句 见“一言半语”。
- 一言半辞 见“一言半语”。
- 一言 1. 一个字。 ▶ 《论语‧卫灵公》: “ 子贡 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 曰: ‘其恕乎!’” 汉 班固 《白虎通‧谥篇》: “谥或一言或两言, 何?文者以一言为谥, 质者以两言为谥。”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 “皎日嘒星, 一言穷理;参差沃若, 两字穷形。” 2. 一句话;一番话。 ▶ 《书‧立政》: “时则勿有间之, 自一话一言。 我则末惟成德之彦, 以乂我受民。”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 楚 一言而定三国;我一言而亡之。” ▶ 唐 魏徵 《述怀》诗: “ 季布 无二诺, 侯嬴 重一言。” ▶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一摺: “我一言已定, 你再不必多疑了。” ▶ 孙炳华 《重赏之下》三: “ 林启达 每天都要到车间转转, 到机床边上看看, 一言不发, 看一会就走。” 3. 谓陈述一次。 ▶ 《谷梁传‧昭公四年》: “ 庆封 曰: ‘子一息, 我亦且一言。 ’” ▶ 《孔子家语‧屈节解》: “遽发所爱之使告 宓子 曰: ‘自今以往, 单父 非吾有也, 从子之制, 有便于民者, 子决为之, 五年一言其要。 ’” 4. 众口一词。 ▶ 《韩非子‧内储说上》: “今 鲁国 之群臣以千百数, 一言于 季氏 之私。”
- 一言诗 古诗中的一字句。 ▶ 清 顾炎武 《日知录‧一言》: “《缁衣》三章, 章四句, 非也。 ‘敝’字一句, ‘还’字一句, 若曰‘敝予’、‘还予’, 则言之不顺矣。 何必一言之不可为诗也。” ▶ 清 赵翼 《陔馀丛考‧一二言诗》: “今按古诗亦有一言者, 顾宁人 谓《缁衣》章‘敝’字为句, ‘还’字为句, 又《吴志》历阳山石文: ‘ 楚 ’, 九州渚; 吴 , 九州都。 ‘ 楚 ’字‘ 吴 ’字各为句, 此一言诗也。”
- 一言一行 yī yán yī xíng 【解释】一句话和一个行动。也指每句话和每一个行动【出处】南朝·梁·任昉《为范始作求立太宰碑表》:“若夫一言一行,盛德之风;琴书艺业,述作之茂。”【示例】钱钟书《猫》:“从此他~都求跟自己眼睛的风度调和一贯。”【拼音码】yyyx【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言行
- 一言丧邦 谓一句话可以亡国。
- 一言为定 yī yán wéi dìng 【解释】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拼音码】yywd【灯谜面】朝廷表态;打手击掌若【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分句;指说话算数【英文】that's settled then
- 一言九鼎 yī yán jiǔ dǐng 【解释】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出处】《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示例】你若是专家或者要人,~,那自当别论。(朱自清《很好》)【拼音码】yyjd【灯谜面】皇帝爷开金口最重的话语【用法】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褒义【英文】solemn promise
- 一言以蔽之 yī yán yǐ bì zhī 【解释】用一句话来概括。【出处】《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示例】老师讲的这些话,~,就是让我们端正学习态度,刻苦学习。【拼音码】yyyz【用法】主谓式;作谓语;指用一句话来概括【英文】sum up in a look
- 一言兴邦 谓一句话可以兴国。
- 一言千金 一句话价值千金。常用以形容所言之富有价值。
- 一言抄百总 谓打定主意, 坚持己见。 ▶ 《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那知他早打了个九牛拉不转的主意, 一言抄百总, 任是谁说, 算是去定了。”为旧时 北京 口语。
- 一言抄百语 谓许多话归结为一句话。 ▶ 《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一言抄百语, 你‘逢人只说三分话, 未可全抛一片心’, 切记!切记!”
- 一言赖语 谓满口油腔滑调。 ▶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 “ 红娘 闻语, 吸地笑道: ‘一言赖语, 都是二四。 ’”
- 一言难尽 yī yán nán jìn 【解释】形容事情曲折复杂,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用在不好的事)。【出处】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一折:“我一言难尽,来探望你这歹孩儿索是远路风尘。”【示例】说起这件事,真是~,等有时间我们再详谈。【拼音码】yynj【灯谜面】大家提意见;两口子打官司;石头蛋腌咸菜【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不愉快的事
- 季路一言 jì lù yī yán 【解释】比喻信用极好。【出处】《左传·哀公十四年》:“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示例】此事君亲见之,惟~,无他言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李伯言》)【拼音码】jlyy
- 一言已出, 驷马难追 见“ 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 ”。
- 一言既出, 如白染皂 谓一言既出, 即不能反悔, 如白之染黑, 不可复白。 ▶ 《西游记》第八五回: “何出此言?大将军一言既出, 如白染皂。” ▶ 《荡寇志》第八九回: “大丈夫一言既出, 如白染皂, 那有不信之理?”
- 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 谓话已出口, 无法收回。 语本《论语‧颜渊》: “驷不及舌。” ▶ 《邓析子‧转辞》: “一声而非, 驷马勿追;一言而急, 驷马不及。” ▶ 宋 欧阳修 《笔说‧驷不及舌说》: “俗云: 一言出口, 驷马难追, 《论语》所谓‘驷不及舌’也。” ▶ 元 李寿卿 《伍员吹箫》第三摺: “大丈夫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 岂有番悔之理。” ▶ 《说唐》第四五回: “大丈夫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 我有本事, 等那 秦叔宝 来, 一并拿你三人。” ▶ 巴金 《秋》四: “你记住: ‘大丈夫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 不要反悔啊!”亦作“ 一言已出, 驷马难追 ”。 ▶ 《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 “大丈夫做事, 一言已出, 驷马难追。”
-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yī yán jì chū,sì mǎ nán zhuī 【解释】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出处】《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邓析子·转辞》:“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示例】大丈夫~,岂有翻悔之理!(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拼音码】yyjz【用法】复句式;作谓语;指说话算数【英文】what has been said cannot be unsaid
- 君子一言, 快马一鞭 比喻言而有信。 ▶ 《金瓶梅词话》第五三回: “哥君子一言, 快马一鞭, 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