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电话号码 繁體版 English 日本語
登录 注册

一梦华胥是什么意思

发音:  
用"一梦华胥"造句
意思解释手机版
  • 《列子·黄帝》:“扞黄帝呴昼寝而梦,游於华胥氏之国。华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后因称一场幻梦为“一梦华胥”。
  •     yí见‘一’(yī)。◆ 一yī一1①数目,最小的正整数。参看〖数字〗...
  • 梦华    谓追思往事恍如梦境。 语本《列子‧黄帝》: “昼寝而梦, 游于 华胥氏...
  •     xū ㄒㄩˉ1)古代的小官:~吏。钞~。2)全,都:万事~备。民~然矣...
  • 梦华    谓追思往事恍如梦境。 语本《列子‧黄帝》: “昼寝而梦, 游于 华胥氏 之国。”   ▶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序》: “古人有游 华胥 之国, 其乐无涯者, 仆今追念, 回首怅然, 岂非 华胥 之梦觉哉。 目之曰《梦华录》。”    ▶ 元 张翥《清明游包家山》诗之一: “辇路迷游躅, 宫词入梦华。”    ▶ 清 余怀 《<板桥杂记>序》: “南部烟花, 宛然在目, 见者靡不艳之。 然未及百年, 美人黄土矣。 回首梦华, 可胜慨哉!” 清 钮琇 《<觚剩>自序》: “入 燕 都而怀故国, 记览梦华。”
  • 华胥      1.  人名。 传说是 伏羲氏 的母亲。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瓠子河》: “ 瓠河 又左迳 雷泽 北, 其泽薮在 大成阳县 故城西北十馀里, 昔 华胥 履大迹处也。”    ▶ 唐 司马贞 《补<史记‧三皇本纪>》: “ 太皞 庖牺氏 ……母曰 华胥 , 履大人迹于 雷泽 , 而生 庖牺 于 成纪 。”    ▶ 庖牺 , 即 伏羲 。    2.  《列子‧黄帝》: “﹝ 黄帝 ﹞昼寝, 而梦游于 华胥氏 之国。    ▶ 华胥氏 之国在 弇州 之西, 台州 之北, 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 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 神游而已。 其国无帅长, 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 自然而已…… 黄帝 既寤, 怡然自得。”后用以指理想的安乐和平之境, 或作梦境的代称。    ▶ 宋 王安石 《书定林院窗》诗之一: “竹鸡呼我出 华胥 , 起灭篝灯拥燎炉。”    ▶ 清 黄遵宪 《寄怀左子兴领事》诗: “十载勋名辅英簜, 一家安乐寄 华胥 。”    ▶ 郭沫若 《卓文君》第一景: “四处都是愁城?何处是 华胥 国境?几次想, 仰我三尺长剑, 令我魂儿飞升!”
  • 华胥梦    泛言入梦。    ▶ 唐 张说 《奉和赐诸州刺史应制以题坐右》: “共蹑 华胥 梦, 龚 黄 安足寻。”    ▶ 宋 陆游 《晨雨》诗: “饭馀一枕 华胥 梦, 不怪门生笑腹便。”参见“ 华胥 ”。
  • 南柯一梦    nán kē yī mèng 【解释】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出处】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示例】看荣华眨眼般疾,更疾如南柯一梦。(元·郑廷玉《金凤钗》楔子)【拼音码】nkym【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指虚幻的梦境【英文】Nanke dream(from the story of a man who dreamed that he became governor of Nanke in the Kingdom of the Ants); illusory joy; fond dream>【故事】传说唐朝东平郡“游侠之士”淳于棼在他家南面的古老大槐树下睡了一觉,在梦中他成了槐安国的南柯太守,国王把他美貌的小公主嫁给他,他为官20年,生活十分幸福。后来因檀罗国进攻南柯郡,他防守不力被国王逐出了槐安国
  • 槐南一梦    huái nán yī mèng 【解释】比喻人生如梦,富贵得失无常【出处】明·王錂《春芜记》:“正是只将桑海千秋事,付与槐南一梦中。”【拼音码】hlym【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故事】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载,淳于棼在古槐树下酒醉入梦,梦见槐安国王招其为驸马,任南柯太守三十年,享尽荣华富贵。醒后发现槐树下有蚂蚁穴和树穴,这就是梦中的槐安国和南柯郡
  • 黄梁一梦    huáng liáng yī mèng 【解释】黄米饭尚未蒸熟,一场好梦已经做醒。原比喻人生虚幻。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出处】唐·李泌《枕中记》:“卢生欠伸而寤,见方偃于邸中,顾吕翁在旁,主人蒸黄梁尚未熟,触类如故,蹶然而兴曰:岂其梦寐耶?”【示例】得遇正阳子师父点化,~遂成仙道。(元·范子安《竹叶舟》第一折)【拼音码】hlym
  • 黄粱一梦    huáng liáng yī mèng 【解释】黄粱:小米。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出处】唐·沈既济《枕中记》:“怪曰:‘岂其梦寐耶?’翁笑曰:‘人世之事亦犹是矣。’”【示例】元·范康《竹叶舟》第一折:“因应举不第,道经邯郸,得遇正阳子师父,点化~,遂成仙道。”【拼音码】hlym【灯谜面】卢生做梦【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故事】从前有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卢生,在邯郸一个客店遇见道士吕翁。吕翁送他一个枕头,这时店主正开始做黄粱饭,卢生小睡一会,在梦中他中进士做宰相娶美妻,儿孙满堂,生活美满。梦醒后,主人的黄粱饭都还没做熟
  • 一棍子打死    yī gùn zi dǎ sǐ 【解释】比喻认为没有丝毫可取之处而全盘否定。【拼音码】ygzs
  • 一梢      1.  一个枝条。    ▶ 南唐 冯延巳 《浣溪沙》词: “春到青门柳色黄, 一梢红杏出低墙, 莺窗人起未梳妆。”    ▶ 宋 杨万里 《枇杷》诗: “大叶耸长耳, 一梢堪满盘。”    ▶ 元 柳贯 《寒食日出访客始见杏花》诗: “山杏一梢红耸耸, 浮晖满树岂饶春。”    2.  指物的一头。    ▶ 《朱子语类》卷一二六: “ 横渠 有 释 氏两末之论, 只说得两边末梢头, 中间真实道理却不曾识, 如知觉运动是其上一梢也, 因果报应是其下一梢也。”
  • 一棒一条痕    yī bàng yī tiáo hén 【解释】比喻做事扎实。【出处】《朱子语类》:“大概圣人做事,如所谓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直是恁地。”【拼音码】ybyh【用法】连动式;作宾语、分句;比喻做事扎实
  • 一桮羹    一杯浓汤。 桮, 亦作“ 杯 ”、“ 杯 ”。    ▶ 《史记‧项羽本纪》: “ 汉王 曰: ‘吾与 项羽 俱北面受命 怀王 , 曰“约为兄弟”, 吾翁即若翁, 必欲烹而翁, 则幸分我一桮羹。 ’”    ▶ 《汉书‧项籍传》作“一杯羹”。    ▶ 唐 李亢 《独异志》卷下: “ 武宗 朝, 宰相 李德裕 奢侈极, 每食一杯羹, 费钱约三万。”参见“ 分我杯羹 ”。
  • 一棒子    方言。 一瓶。    ▶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一: “不管好赖, 不是空车往回走, 能挣一棒子酒, 总是运气。”
  • 一桩    犹一件。 多指事情或案子。    ▶ 元 无名氏 《争报恩》第四摺: “今日忠义堂上, 分付这一桩公事去来。”    ▶ 清 洪升 《长生殿‧疑谶》: “要思量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 干一桩定国安邦的事业。”    ▶ 许地山 《在费总理底客厅里》: “大哥, 咱们还有一桩案未了。”
  • 一棚      1.  犹言一场。 棚, 指考棚, 封建时代考试场所。    ▶ 《儒林外史》第三二回: “目今宗师考 庐州 , 下一棚就是我们。”    2.  犹一架。 用于花果。    ▶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方外玄踪》引 凌云翰 《题温日观墨葡萄》诗: “风飘露洒一棚秋, 路入 沧江 忆旧游。”    3.   清 末陆军编制单位, 十四人为一棚。 约相当于今之一班。
  • 一案      1.  指一件陈奉食物的托盘。    ▶ 《新唐书‧礼乐志五》: “皇子束修: 束帛一篚, 五匹;酒一壶, 二斗;修一案, 五脡。”    2.  一张几桌。    ▶ 《朱子语类》卷十八: “如一案有许多器用, 逐一理会得, 少间便自见得都是案上合有底物事。”    ▶ 《宣和遗事》后集: “引帝至帐下, 旋次升阶, 惟有一案设香烛。”    3.  一桩案件。    4.  犹言一个部门。    ▶ 《宋史‧职官志三》: “刑部旧有详覆案, 自官制行, 归诸路提刑司, 至是复置。 四年, 并制勘、体量为一案。”
  • 一棵树上吊死人    喻执一不化, 自受其害。    ▶ 老舍 《勤有功》: “这一本写失败了, 即去另写一本。 新事物是取之不竭的, 何必一棵树上吊死人?” 达理 《广厦》: “局里不干找别人干呗, 非在一棵树上吊死?”
  • 一桁      1.  犹言一挂。    ▶ 唐 杜牧 《十九兄郡楼有宴病不赴》诗: “空堂病怯阶前月, 燕子嗔垂一桁帘。”    ▶ 南唐 李煜 《浪淘沙‧传自池州夏氏》词: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桁珠帘闲不卷, 终日谁来?”    2.  谓一行, 一列。    ▶ 前蜀 韦庄 《灞陵道中》诗: “春桥南望水溶溶, 一桁晴山倒碧峰。”
一梦华胥是什么意思,一梦华胥的中文解释,一夢華胥是什麽意思一梦华胥 meaning in Chinese,发音,例句,用法,同义词,反义词由查查汉语词典提供,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