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半节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谓一小部分。
- 一支 1. 犹一条。 常指河流或山脉的支派。 &...
- 半 bàn ㄅㄢˋ1)二分之一:~圆。~百(五十,多指岁数)。2)不完全的...
- 节 (節)jié ㄐㄧㄝˊ1)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
- 一支 1. 犹一条。 常指河流或山脉的支派。 ▶ 唐 李端 《送郑宥入蜀迎觐》诗: “ 剑门 千转尽, 巴水 一支长。” ▶ 《朱子语类》卷二: “或问天下之山, 西北最高?曰: 然。 自 关中 一支生下 函谷 , 以至 嵩山 , 东尽 泰山 , 此是一支;又自 皤冢 汉水 之北, 生下一支, 至 扬州 而尽; 江 南诸山, 则又自 岷山 分一支以尽乎两 浙 、 闽 、 广 。” 2. 各种学派、流派或宗族的支派, 亦名一支。 3. 一肢。 支, 肢。 ▶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每折一支, 辞色愈厉, 竟断四体而卒。”
- 一肢半节 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
- 一改故辙 yī gǎi gù zhé 【解释】彻底改变走惯了的老路。指坚决走上新路。【拼音码】yggz
- 一攒攒 犹言一簇簇;一块块;一丛丛。 ▶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四摺: “怪的是满路花生, 一攒攒绿杨红杏, 一双双紫燕黄莺。” ▶ 元 武汉臣 《玉壶春》第一摺: “一攒攒蹴鞠场, 一处处秋千院。” ▶ 明 杨产华 《春游》曲: “一处处士女游嬉;一攒攒醉客尊罍;一簇簇笙歌韵美;一步步管弦声沸。”
- 一文 1. 一条斑纹。 指事物的一小部分。 ▶ 《淮南子‧说林训》: “见虎一文, 不知其武;见骥一毛, 不知善走。” ▶ 柳亚子 《<燕子龛遗诗>序》: “ 王子 所辑虽不多, 见虎一文, 亦足慰君于地下矣。” 2. 一篇文章。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 “夫铨序一文为易, 弥纶群言为难。” ▶ 《陈书‧徐陵传》: “每一文出手, 好事者已传写成诵。” 3. 指一句文辞。 ▶ 《诗‧小雅‧采菽》“君子来朝, 言观其旗” 唐 孔颖达 疏: “是一文而有二意。” 4. 一枚铜钱。 旧时铜币皆有文字, 说明其值, 故名。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 “ 汉 世 刘宠 作郡有政绩, 将解任去治, 此溪父老, 人持百钱出送, 宠 各受一文。” ▶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 “是一年前, 也是赌输了, 身边并无一文, 夜间便去掏摸些东西。” ▶ 《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自己又是一文不要的。” 5. 方言。 一块银元。 徐珂《清稗类钞‧方言类》: “ 广州 方言: 一块银元, 呼作一文。”
- 一攒劲 方言。 谓使劲, 用力。 ▶ 《儿女英雄传》第六回: “他单臂一攒劲, 用刀排开了那棍。”
- 一文不值 yī wén bù zhí 【解释】指毫无价值【出处】明·毕魏《三报恩·骂佞》:“最可悲年少科名,弄得一文不值。”【示例】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有时说自己的作文的根柢全是同情,有时将校对者骂得~。”【拼音码】ywbz【灯谜面】一分钱买三【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 一攒 犹一簇。 ▶ 宋 林逋 《耿济口舟行》: “老霜蒲苇交千刃, 怕雨凫鸥著一攒。” ▶ 明 徐渭《梅赋》: “蕊一攒而集霞, 葩五出而争雪。”
- 一文不名 yī wén bù míng 【解释】一个钱都没有。【拼音码】ywbm【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英文】out of purse
- 一擫红 牡丹花的一种。 ▶ 宋 欧阳修 《洛阳牡丹记‧花释名》: “一擫红者, 多叶, 浅红花, 叶杪深红一点, 如人以手指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