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电话号码 繁體版 English 日本語
登录 注册

一介不苟是什么意思

发音:  
用"一介不苟"造句
意思解释手机版
  • 见“一介不取”。
  • 一介      1.  耿介。    ▶...
  • 不苟    bùgǒu不随便;不马虎:~言笑ㄧ一丝~。
  • 一介不取    yī jiè bù qǔ 【解释】一点儿小东西也不拿。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出处】《孟子·万章上》:“其非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拼音码】yjbq【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一介      1.  耿介。    ▶ 《书‧秦誓》: “如有一介臣, 断断猗无他伎。”    ▶ 陆德明 释文: “ 马 本作介, 云: 一介, 耿介, 一心端悫者。 字又作个。”按, 《礼记‧大学》引作“若有一个臣, 断断兮无他伎。”    ▶ 《后汉书‧袁绍传》: “以臣颇有一介之节, 可责以鹰犬之功, 故授臣以督司, 谘臣以方略。”    ▶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 “良史所书, 盖取其狂狷一介, 论政得失耳, 非士君子守法度者所为也。”按, 《公羊传‧文公十二年》: “惟一介断断焉无他技。”    ▶ 何休 注: “一介犹一概。”与此说异。    2.  一个。 多指一个人。 多含有藐小、卑贱的意思。 用于自称为谦词。    ▶ 《礼记‧杂记上》: “寡君有宗庙之事, 不得承事, 使一介老某相执綍。”    ▶ 《国语‧吴语》: “ 勾践 请盟, 一介嫡女, 执箕帚, 以赅姓于王宫;一介嫡男, 奉盘匜, 以随诸御。”    ▶ 韦昭 注: “一介, 一人。”    ▶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 “一介失所, 则王道为亏;百姓有过, 则谓之在予。”    ▶ 宋 王安石 《辞使相第二表》: “伏念臣江湖一介, 特荷圣知。”    ▶ 茅盾 《我走过的道路‧一九二七年大革命》: “ 许克祥 不过是兵痞出身的一介武夫。”    3.  特指一个使者或仆役。    ▶ 《后汉书‧郑众传赞》: “ 众 驰一介, 争礼毡幄。”    ▶ 李贤 注: “一介, 单使也。”    ▶ 清 陈梦雷 《绝交书》: “自不孝定案之后, 洊历寒暑, 年兄遂无一介复通音问。”    4.  指微小的事物。    ▶ 《孟子‧万章上》: “非其义也, 非其道也, 一介不以与人, 一介不以取诸人。”    ▶ 赵岐 注: “一介草不以与人, 亦不以取于人也。”    ▶ 焦循 正义: “ 赵氏 读介为芥, 故以草释之也。”    ▶ 《北史‧周纪下》: “ 邹鲁 搢绅, 幽并 骑士, 一介可称, 并宜铨录。”    ▶ 宋 张载 《性理拾遗》: “圣人无私无我, 故功高天下, 而无一介累于其心。 盖有一介存焉, 未免乎私己也。”    ▶ 清 方文 《寄怀斋方壶》诗: “妻子嗷嗷守空屋, 一介不肯干求人。”    5.  用以形容微小。 参见“ 一介之才 ”、“ 一介之善 ”。
  • 一介之使    一个使者。    ▶ 《战国策‧秦策五》: “大王无一介之使以存之, 臣恐其皆有怨心。”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且 秦 强而 赵 弱,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 赵 , 赵 立奉璧来。”    ▶ 《三国志‧蜀志‧费诗传》: “仆一介之使, 衔命之人。”    ▶ 宋 苏轼 《策略二》: “今者二虏, 不折一矢, 不遗一镞, 走一介之使, 驱数乘之传。”
  • 一介之善    微小的善行。
  • 一介之士    yī jiè zhī shì 【解释】一个微末的士人。指忠心正直的人【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彼越王者一节之人,范蠡一介之士。”【示例】清·王闿运《长沙攸县庆都龙君行状》:“自湖南军兴,~,长官倒屣。”【拼音码】yjzs【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
  • 一介之才    微小的才能。
  • 一介行人    一介行李。    ▶ 晋 陆机 《辨亡论》: “乃俾一介行人, 抚巡外域。”详“ 一介行李 ”。
  • 一介行李    一个使者。    ▶ 《左传‧襄公八年》: “ 知武子 使行人 子员 对之曰: ‘君有 楚 命, 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 ’” 杜预 注: “一介, 独使也。 行李, 行人也。”    ▶ 清 侯方域 《止贾三兄过禹州书》: “执事之同年故人其在千里之内百里之外者, 固不止一观察也, 执事概乎其不自行也, 亦不闻一介行李祝厘其间, 而独于观察有加, 是涉于重观察而轻故人之嫌也。”
  • 一丝不苟    yī sī bù gǒu 【解释】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示例】我们在学习上,应有~的精神。【拼音码】ysbg【灯谜面】荀【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英文】precise
  • 一字不苟    yī zì bù gǒu 【解释】形容写文章不随便下笔,每一个字都要斟酌。【拼音码】yzbg【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作文每一个字都要斟酌
  • 一毫不苟    yī háo bù gǒu 【解释】指十分认真,一丝不苟【出处】清·冒襄《影梅庵忆语》:“断断是再来人,一毫不苟,一丝不挂,诚然而来,诚然而往。”【拼音码】yhbg【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 一笔不苟    yī bǐ bù gǒu 【解释】不苟:不苟且。连一笔都不马虎【出处】清·沈初《西清笔记·纪名迹》:“前后一笔不苟,功力如此,洵神技也。”【示例】茅盾《无题》:“我的创作态度多么严肃,我真是~。”【拼音码】ybbg【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十分认真
  • 不苟言笑    bù gǒu yán xiào 【解释】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出处】《礼记·典礼上》:“不苟訾,不苟笑。”【示例】且说这位郑伯才君,单名一个雄字,乃是湖南湘潭县人,向来是个讲宋学的,方领矩步,~。(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拼音码】bgyx【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形容表情庄重、严肃【英文】be discreet (serious) in speech and manner
  • 临危不苟    见“临难不苟”。
  • 临财不苟    lín cái bù gǒu 【解释】面对钱财不随便求取,廉洁自好。【出处】《礼记·曲礼上》:“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拼音码】lcbg【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临难不苟    谓遇到危难不苟且偷生。语本《礼记·曲礼上》:“临难毋苟免。”
  • 目不苟视    眼睛不随便乱看。形容为人正派。
  • 行不苟合    谓做事有主见,不随便附和别人。
  • 言笑不苟    不随便谈笑。形容态度严肃庄重。
  • 一仆二主     一仆二主拼音:yī pú èr zhǔ 注音:ㄧ ㄆㄨˊ ㄦˋ ㄓㄨˇ 词语解释 剧本。意大利哥尔多尼作于1745年。流浪汉特鲁法尔金诺同时受雇于女扮男装来威尼斯寻找未婚夫的拉斯波妮和她的未婚夫阿列图依。为了不泄露一仆事二主的秘密,他想尽办法不让两个主人发觉。最后,两个主人终于见面,特鲁法尔金诺却设下圈套,使他们迷惑不解。
  •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 一介书生     一介书生拼音:yī jiè shū shēng 注音:ㄧ ㄐㄧㄝ ˋ ㄕㄨ ㄕㄥ 成语解释一介书生【拼音】:yī jiè shū shēng【解释】: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出处】:唐·王勃《秋日登洪州滕王阁饯别序》:“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示例】:读书人又称书生。这固然是个可以骄傲的名字,如说“~”、“书生本色”,都含有清高的意思。 ◎朱自清《论书生的酸气》
  • 一人飞升, 仙及鸡犬    同“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 “天将以酬长厚者, 遂使抚臣、令尹, 并受促织恩荫。 闻之: ‘一人飞升, 仙及鸡犬。 ’信夫!”
一介不苟是什么意思,一介不苟的中文解释,一介不茍是什麽意思一介不苟 meaning in Chinese,发音,例句,用法,同义词,反义词由查查汉语词典提供,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