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鸡村造句
例句与造句
- 庙鸡村过去以种植水稻、玉米、黄豆等农作物为主,人均收入在1505.6元左右。
- 经过参加学习和培训的庙鸡村民,种桑养蚕水平迅速提高,鲜茧的质量等级均达到一级,产量也大幅度提高。
- 庙鸡村的变迁,是象州县“以工业化促进和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实现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发展的一个典型。
- 截至2006年,庙鸡村建成沼气池38个,桑园发展到715亩,户均有桑7.01亩,年养蚕2314.75张,产茧1736.07担,产值201.3万元,村民的人均跃升到的4277.8元,比2000年多2772.2元,增长184.1%。
- 在发展桑蚕业过程中,农业局还组织庙鸡村群众成立了桑蚕协会:由协会组织蚕农参加桑蚕技术培训班、交流桑蚕生产经验、建立覆盖全村的蚕病综合防治体系、统一全村的蚕茧质量标准(化蛹率在95%以上)。
- 用庙鸡村造句挺难的,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走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必由之路,是继家庭联产承包之后的又一伟大创举,它不仅使庙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必将深刻地改变该县农村落后的面貌。
- 庙鸡村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象州县第一个统一规划建设的新村,于2003年开始建设,新村占地面积35.08亩,建筑面积8956.64平方米,绿地面积39%;村内统一建设给排水系统、环村水泥路、花圃和垃圾池,同时在村周边的桑园建鱼池、安装诱虫灯,杀虫养鱼,减少农药使用量,使庙鸡村成为一个环保生态型的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