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书略造句
例句与造句
- 又【通志?六书略】与襟同。
- 即《通志》的《六书略》单行本。
- 【郑樵?六书略】爿,殳也。
- 《郑樵?六书略》爿,殳也。
- 他的学说保存在《通志?六书略》里。
- 用六书略造句挺难的,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 【六书略】明也。
- 《通志六书略》。
- 故郑樵《六书略》谓华有二合之音,无二合之字。
- 著《通志?六书略》等,开创了研究六书的风气。
- 最要者,《氏族略》、《六书略》、《七音略》、《校雠略》等篇。
- 。“独体”与“合体”之分最初始见于宋朝郑樵的《通志?六书略》中。
- ”《通志?六书略》:“观《古今殊文》与《一代殊文》,则知先儒以义理说文字。
- 23岁为乾隆丁酉(1777)孝廉,乾隆甲辰(1784)状元,官授翰林院修撰,旋授三通馆纂修兼提调,编辑《六书略》、《七音略》。
- ”均明确将“象”与“形”析而为二,对象与形的明确区分也见之于古代的艺术理论,宋代郑樵《通志?六书略》说:“画取形,书取象。
- 他在《六书略》里不仅把六书都分别举例,而且又细加区分,又有所谓“形兼声”、“形兼意”之类,竟增多至12类,以文字牵就六书,未免于理不合。
更多例句: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