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移角造句

例句与造句

  1. 抗震结构层间位移角限值
  2. 它的特点是在相同的层间位移角限值下,所求得的框架各层耗能支撑刚度之和最小。
  3. 对厦门国际会展中心进行地震的弹塑性时程分析验算,得出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和塑性铰分布情况。
  4. 本文不对主体结构进行研究,而是通过对主体结构变形和层间位移的分析,提出层间位移角与非结构构件的性能水平的关系。
  5. 在89规范的基础上,本次规范修订进一步提高了包括层间位移角限值、最小配筋率、柱一梁级差系数等等在内的一系列抗震设计措施。
  6. 位移角造句挺难的,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7. 计算结果显示,按本文方法所选波的层间位移角和损伤指数均明显高于el - centro波和taft波的计算结果。这也进一步证实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可以应用于工程实际。
  8. 用各项控制指标,如周期、剪压比、轴压比、层间位移角等进行对比分析,给出在8度区该结构的最大可建造层数和最大适用高度。
  9. 通过分析idaff与tat结果的差别,得出:规范的弹塑性动力分析的层间位移角计算结果在多遇地震作用下是偏大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有可能偏小。
  10.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并考虑风荷载组合,分别对“矩形柱纯框架结构” 、 “异型柱纯框架结构” 、 “异型柱框一析架结构”及“异型柱框-剪结构”等四种结构体系,通过改变结构参数,运用空间有限元方法,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系统地分析研究“结构振型” 、 “振动周期” 、 “结构侧向刚度” 、 “结构地震反应力” 、 “楼层地震剪力” 、 “结构侧向位移” 、 “层间位移角” ,以及“构件内力” 。结果表明:在等面积原则下,异型柱代换矩形柱后,结构刚度增大,侧向位移明显减小,地震反应力略有增加,框架柱轴压比最大增幅小于8 % ,结构整体抗震性能有所提高;当异型柱肢长肢厚比小于等于3 . 6时,结构有利于抗震;水平地震作用力与整体坐标夹角为0度时,结构地震作用效应较大,属结构设计的控制因素之一;异型柱框一析架结构采用“人”字斜撑,侧向刚度大于“八”字斜撑和“人一八”字混合斜撑;异型柱框一剪结构侧向刚度大、位移小,构件内力增大适中,是一种抗震性能优越的结构体系:在抗震设防烈度较高地区( 8度)和抗震不利的建筑场地( m类场地) ,采用异型柱结构体系时,应尽可能减轻结构自重,降低地震作用力;分别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进行地震作用计算,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
  11. ( 5 ) .中高层密肋壁板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将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思想引入结构设计之中,规定了密肋壁板结构满足不同性能要求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并应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得出体系与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在大震作用下的不同反应特征。
  12. 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就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按照从构件到结构的顺序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针对异形柱的特点,对影响结构抗震性能的主要参数,如层间位移角、轴压比等进行研究。
  13. 文摘:对整流负载时凸极同步发电机定子绕组及y联结仿真结果进行分析,绘出反映整流特性的换流重叠角、位移角以及功率因数随负载变化曲线,并对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14. 根据对前人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给出了适用于异形柱框架结构的弹性和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分别为1 550和1 75 ;指出了异形柱框架结构的层间变形能力介于普通矩形柱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之间;以t形柱为例,推导了异形柱轴压比限值的计算公式,通过与等面积矩形柱的对比分析,认为异形柱的轴压比限值与其截面尺寸的比例关系有关;当腹板受压或翼缘受压时, t形柱轴压比限值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的荷载角作用,轴压比限值变化较大;矩形柱的轴压比限值要大于异形柱的轴压比限值。
  15. 为了与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设防目标相协调,并便于在设计计算中予以控制,本文将建筑结构的功能划分为三个水平,即使用良好、人身安全和防止倒塌,并采用层间位移角限值来量化框架结构的功能水平。
  16. 本文还对方钢管砼框架和方钢管砼支撑框架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全过程分析,提出了方钢管砼框架?支撑结构的设计方法,给出了方钢管砼框架?支撑结构弹性及弹塑性层间位移角的建议限值。
  17. 更多例句:  下一页

相邻词汇

  1. "位移技术"造句
  2. "位移寄存器"造句
  3. "位移计"造句
  4. "位移检测装置"造句
  5. "位移检验"造句
  6. "位移近似"造句
  7. "位移矩阵"造句
  8. "位移距离"造句
  9. "位移开关"造句
  10. "位移控制"造句
桌面版繁體版English日本語

Copyright © 2025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