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造句
例句与造句
- 中译本:福特,经典和近代物理学,陈纲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 - 1983 )
- 罗森伯格(罗瑞贤等译) , 《物理化学原理》 ,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 1981 。
- 滕大春著: 《美国教育史》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402页。
- 转引自吴文侃、杨汉清主编: 《比较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1月版,第27页。
- 艾什比: 《历史课堂的史料教学》 ,刘城译。载《面向21世纪历史教材和历史教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年。
- 用人民教育出版社造句挺难的,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 《比较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国外比较教育文选》 ,赵中建,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 参见章伟民、曹揆申: 《教育技术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5 58页。
- 斯宾塞: 《自传》 ,英文版,第2卷第20页。转引自胡毅,王承绪译: 《斯宾塞教育论著选》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5页。
-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第69页。
- 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针对修改后试行的教学大纲,根据自身的理解出版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试验修订本?必修)物理》在实验区试行。
- 建国后,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了9套高中语文教材,都对文言文十分重视,积极探索理想的文言文教材,努力使中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 本研究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著的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广泛运用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试用版)为分析样本,对其所蕴含的价值取向进行初步的梳理与分析,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教科书中蕴含着哪些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在教科书中是以怎样的方式呈现的
- 本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实验本)一地理》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人教版、湘教版实验教材对新地理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体现程度以及编制过程中的思路进行研究分析,试图从新教材研究中获得地理教材编制的有益启示,为教材建设服务,促进今后新版本的教材的建设与发展。
- 本论题针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的2000年开始在全国广泛使用的高中语文新教材,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为切入点,着重考察语文教师的理论依托,认为解读的内涵是对文本的理解、解释和建构,其属性是“主体间性”的对话,并力图根据“接受论”解读方法和教育心理学,创构“自主共研”阅读教学新模式,最终指向语文教育的目标? ?人文关怀。
- 本文以甘肃省庆阳地区中学语文听说教学现状调查与测试为切入点,参照教育目标分类学逻辑分类方法,以有关听说教学理论为依据,参照200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现在通用语文教材的有关要求,编制两份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从听话和说话两个方面进行了覆盖面积较大的听说水平测试,了解到了当地中学语文听说教学的实际状况。
更多例句: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