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字褒贬造句

"一字褒贬"是什么意思   

例句与造句

  1. 《春秋》重在“书法”,讲究一字褒贬
  2. ”其精神与一字褒贬的春秋大义一脉相承
  3. 助特别批评二传处处以“一字褒贬”之说释经。
  4. 古儒谓春秋大义,在于一字褒贬,故无法则,难以明晰。
  5. 他曾修订过《春秋》,后来的经学家认为他用一字褒贬表示微言大义,称为“春秋笔法”。
  6. 一字褒贬造句挺难的,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7. “得”字,看似平常,却极有份量,对炼丹求仙的荒诞行径作了无情的鞭挞和辛辣的嘲讽,深得“一字褒贬”之妙。
  8. 「得」字,看似平常,却极有份量,对炼丹求仙的荒诞行径作了无情的鞭挞和辛辣的嘲讽,深得「一字褒贬」之妙。
  9. 而司马迁下评语可不像我们今天如此随便,他老人家是深得孔夫子一字褒贬之精髓的,任何评价都是能经得住事实与历史检验的。
  10. ……一字褒贬、笔削春秋之‘春秋笔法’藏析锋露叙端,每为杂文掇用,含蓄者,不议一字,令善者击节而噫嘻,恶者顿足而呜乎。
  11. 句中未著一字褒贬,却“写尽富贵人尘俗之状”(沈德潜《古诗源》),把角逐名利场者的丑态刻划得入木三分,不愧为神来之笔
  12. 按理说,面对这一情况,以体贴女孩儿知名的宝玉是应该知道自己答话的份量的—一字褒贬,直接关系到尤三姐这样一个失足过的女子的终身命运。
  13. 儒家所谓“为圣者讳”,“为尊者讳”,“一字褒贬”等等手法为后世史学家所法,历史的真相也在这些史学家橡皮泥式的笔法中变得面目全非,信史需要后世的史学家费大力气去考证,这是儒家史学观给传统史学带来的恶果之一。

相邻词汇

  1. "一子儿"造句
  2. "一子悟道,九族生天"造句
  3. "一自"造句
  4. "一字"造句
  5. "一字百金"造句
  6. "一字并肩王"造句
  7. "一字不差"造句
  8. "一字不错"造句
  9. "一字不错地"造句
  10. "一字不苟"造句
桌面版繁體版English日本語

Copyright © 2025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