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的近义词
- 霉烂、发霉
相关词汇
- 霉(词): [mildew]1、mildew 生物与生物学, 植物各种真菌的子实体和菌丝(参阅菌丝体[mycelium])形成的显眼的团块(属真菌门;参阅真菌[fungus])。霉寄生在布匹、纤维、皮革制品和植物上,并以它们作为营养来源,得以生长繁殖。霜霉病和白粉病是上百种植物的疾病来源。2、mold 生物与生物学生物学上,真菌菌丝体和子实体形成的显眼的团块状构造。曲霉属、青霉属、根霉属真菌可形成霉,导致食物腐败及植物疾玻有些却有利用价值,如生产抗生素(如青霉素)和某些干酪。脉孢菌,或称红面包霉,对生化遗传的研究极有价值。水霉存在于淡水、咸水及湿土中,吸收死亡或腐败的有机物质来生长。参阅粘菌(slime mold)。
- 霈霈: 1. 波浪相击声。 ▶ 《文选‧宋玉<高唐赋>》: “奔扬踊而相击兮, 云兴声之霈霈。” ▶ 吕延济 注: “水相击踊波, 如云起也。 霈霈, 水声也。” 2. 密雨貌。 ▶ 《初学记》卷二引 南朝 宋 傅亮 《喜雨赋》: “春霆殷殷以远响, 兴雨霈霈于载涂。” ▶ 明 何景明 《霍山辞》: “而在下云之兴兮霈霈, 望佳人兮容与。”
- 霉天: méitiān黄梅天。
- 霈润: 谓施恩泽。 ▶ 明 袁宗道 《易太孺人八十寿序》: “ 子易 于是披服仁慈以为襴, 霈润宣泽以为觞。”
- 霉头: méitóu见〖触霉头〗。
- 霈洽: 水量充沛。 ▶ 唐 刘禹锡 《机汲记》: “虽瀵涌于庭, 莫尚其霈洽也。”
- 霉毒: 即杨梅疮。 性病的一种。 ▶ 明 沈德符 《敝帚轩剩语‧王百谷》: “时 汪太涵 介弟 仲俺 道贯 , 偕兄至 吴 , 亦效其( 周幼海 )体作《赠百谷》诗: ‘身上杨梅疮作果, 眼中萝卜翳为花。 ’时 王 正患霉毒遍体, 而其目微带障, 故云然。”
- 霈泽: 1. 雨水。 ▶ 唐 杜甫 《大雨》诗: “风雷飒万里, 霈泽施蓬蒿。” ▶ 宋 苏轼 《祭常山神文》: “若时赐霈泽, 驱攘虫灾, 以完我西成之资。” ▶ 清 孙枝蔚 《插秧》诗: “皇天悯老农, 霈泽满前溪。” 2. 喻恩泽。 ▶ 唐 李嘉佑 《江湖秋思》诗: “共望 汉 朝多霈泽, 苍蝇早晚得先知。” ▶ 宋 范仲淹 《邓州谢上表》: “乃宣霈泽, 以安黎元。” ▶ 明 方孝孺 《郊祀颂》: “霈泽是施, 大赉是庸。” 3. 特指对罪犯的恩赦。 ▶ 唐 元稹 《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 “所犯虽经霈泽, 庄田须有所归。” ▶ 《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禧元年》: “方合正典刑, 而遽逢霈泽。”
- 霉气: méi qì①霉烂的气味:破烂衣裳散发着~。②〈方〉不吉利;倒霉:刚出门就下雨,真~。
- 霈恩: 指对罪犯的恩赦。 ▶ 宋 苏轼 《缴进陈绎词头状》: “贴黄。 再详 陈绎 元犯, 若依法断自盗除名, 虽后来累该霈恩, 登极大赦, 其叙法止于散官, 即与其他赃犯不同。”
其他语言
- 霉的英语:Ⅰ名词 (霉菌) mould; mildew 短语和例子 黑霉 black mould; 绿霉 green mould; 青霉 blue mould; 起霜霉 frosty milde...
- 霉的法语:名 moisissure;moisi发~moisir;être moisi
- 霉的日语:(1)かび. (2)かびる. 等同于(请查阅)霉烂 làn . 发霉/かびが生える. 【熟語】倒霉,黑霉,曲 qū 霉,金霉素,链 liàn 霉素,氯 lǜ 霉素,青霉素
- 霉的韩语:(1)[명사]〈미생물〉 곰팡이. 发fā霉; 곰팡이가 슬다 =长zhǎng霉 青qīng霉素; 페니실린 =【음역어】 盘pán尼西林 =【음역어】 配pèi尼西林 (2)[동사] 곰팡이가 슬다. 부패하다. 霉烂; 활용단어참조 霉豆腐; 곰팡이가 슬어 변질된 두부 (3)[명사]【속어】 불운(不運). 倒dǎo霉; 재수 없다 →[霉气(2)]
- 霉的俄语:= 霉 1)
- 霉的阿拉伯语:بكتيريا; تَعَفُّن; جرثومة; عفن; عُفُونَة;
- 霉的印尼文:bakteri; cendawan; jamur; kulat;
- 霉什么意思:méi ㄇㄟˊ 1)低等植物,真菌的一类,常寄生在食物和衣服的表面,呈细丝状,有分枝,没有叶绿素:~菌。白~。青~。 2)食品、衣物等受了潮热长霉菌:发~。~烂。~变。~气。~豆腐。 3)〔倒(dǎo)~〕遇事不利,遭遇不好。亦作“倒楣”。 ·参考词汇: mildew mold mou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