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香砚是什么意思

  用"龙香砚"造句
  • 端砚名。 产今 广东 高要 。
       ▶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端溪龙香砚》: “龙香砚, 端溪 石也……砚深紫色, 古斗样, 每贮水磨濡, 久之则香气袭人, 如龙脑者。”
  • 龙香:      1.  常绿乔木。 高可达30米。 木材淡黄...
  • :    (硯)yàn ㄧㄢˋ1)写毛笔字磨墨用的文具,多数用石做成:~台。笔~...
  • 龙香:      1.  常绿乔木。 高可达30米。 木材淡黄褐色, 细致, 有芳香, 可提炼芳香剂。 也称垂柏。    ▶ 宋 梅尧臣 《龙柏》诗: “花非龙香叶飞柏, 独窃二美夸芳蕤。”    2.  砚名。    ▶ 元 谢应芳 《赠董明府惠炭》诗: “砚池冰释龙香暖, 写我朝来抱膝吟。”    3.  即龙涎香。    ▶ 宋 辛弃疾 《念奴娇》词: “透户龙香, 隔帘莺语, 料得肌如雪。”    ▶ 郑泽 《长沙谒烈士祠》诗: “篆兹新龙香, 拂彼旧蛛网。”参见“ 龙涎香 ”。    4.  御香。    ▶ 元 马祖常 《送忽都达儿著作祀岳渎》诗: “日长东观著书清, 绛荐龙香为帝擎。”    ▶ 《水浒传》第一回: “目今京师瘟疫盛行, 今上天子, 特遣下官赍捧御书丹诏, 亲奉龙香, 来请天师, 要做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 以禳天灾。”
  • 龙香剂:    名墨名。    ▶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墨》: “ 玄宗 御案墨曰龙香剂。”    ▶ 宋 顾文荐 《负暄杂录‧墨》: “本朝 熙 丰 间, 张卿遇 供御墨, 渐用油烟入脑麝金箔, 谓之龙香剂, 东坡先生 颇称赏焉。”    ▶ 元 张可久 《水仙子‧湖上》曲: “醉墨洒龙香剂, 新弦调凤尾槽。”
  • 龙香拨:    用龙香木料制成的拨子。 用以弹奏月琴、琵琶等弦乐器。    ▶ 唐 郑嵎 《津阳门诗》: “ 玉奴 琵琶龙香拨, 倚歌促酒声娇悲。”    ▶ 宋 苏轼 《宋叔达家听琵琶》诗: “数弦已品龙香拨, 半面犹遮凤尾槽。”    ▶ 宋 范成大 《浣溪沙‧元夕后三日》词: “鱼子笺中词宛转, 龙香拨上语玲珑, 明朝车马莫西东。”

相关词汇

        龙香:      1.  常绿乔木。 高可达30米。 木材淡黄...
        :    (硯)yàn ㄧㄢˋ1)写毛笔字磨墨用的文具,多数用石做成:~台。笔~...
        龙香:      1.  常绿乔木。 高可达30米。 木材淡黄褐色, 细致, 有芳香, 可提炼芳香剂。 也称垂柏。    ▶ 宋 梅尧臣 《龙柏》诗: “花非龙香叶飞柏, 独窃二美夸芳蕤。”    2.  砚名。    ▶ 元 谢应芳 《赠董明府惠炭》诗: “砚池冰释龙香暖, 写我朝来抱膝吟。”    3.  即龙涎香。    ▶ 宋 辛弃疾 《念奴娇》词: “透户龙香, 隔帘莺语, 料得肌如雪。”    ▶ 郑泽 《长沙谒烈士祠》诗: “篆兹新龙香, 拂彼旧蛛网。”参见“ 龙涎香 ”。    4.  御香。    ▶ 元 马祖常 《送忽都达儿著作祀岳渎》诗: “日长东观著书清, 绛荐龙香为帝擎。”    ▶ 《水浒传》第一回: “目今京师瘟疫盛行, 今上天子, 特遣下官赍捧御书丹诏, 亲奉龙香, 来请天师, 要做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 以禳天灾。”
        龙香剂:    名墨名。    ▶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墨》: “ 玄宗 御案墨曰龙香剂。”    ▶ 宋 顾文荐 《负暄杂录‧墨》: “本朝 熙 丰 间, 张卿遇 供御墨, 渐用油烟入脑麝金箔, 谓之龙香剂, 东坡先生 颇称赏焉。”    ▶ 元 张可久 《水仙子‧湖上》曲: “醉墨洒龙香剂, 新弦调凤尾槽。”
        龙香拨:    用龙香木料制成的拨子。 用以弹奏月琴、琵琶等弦乐器。    ▶ 唐 郑嵎 《津阳门诗》: “ 玉奴 琵琶龙香拨, 倚歌促酒声娇悲。”    ▶ 宋 苏轼 《宋叔达家听琵琶》诗: “数弦已品龙香拨, 半面犹遮凤尾槽。”    ▶ 宋 范成大 《浣溪沙‧元夕后三日》词: “鱼子笺中词宛转, 龙香拨上语玲珑, 明朝车马莫西东。”
        龙駼:    骏马。
        龙驎:    骏马。    ▶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三: “尔乃当登中仙之上, 得游行太极, 控驾龙驎, 不亦快乎!”
        龙马:      1.  古代传说中龙头马身的神兽。    ▶ 《书‧顾命》“天球, 河图, 在东序” 孔 传: “ 伏牺 王天下, 龙马出 河 。 遂则其文, 画八卦, 谓之河图。”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 “粤在 伏羲 , 受龙马图于 河 , 八卦是也。”    ▶ 明 李贽 《方竹图卷文》: “宁独是, 龙马负图, 洛 龟呈瑞, 仪于 舜 , 鸣于 文 , 获于 鲁叟 , 物之爱人, 自古而然矣, 而其谁能堪之。”    2.  《周礼‧夏官‧廋人》: “马八尺以上为龙。”因以“龙马”指骏马。    ▶ 南朝 齐 谢朓 《送远曲》: “方衢控龙马, 平路骋朱轮。”    ▶ 南朝 梁简文帝 《洛阳道》诗: “金鞍照龙马, 罗袂拂春桑。”    ▶ 唐 李白 《白马篇》: “龙马花雪毛, 金鞍 五陵 豪。”    ▶ 清 范必英 《诸将》诗: “雕旗铁阵参云黑, 龙马 珠江 浴日红。”    3.  星宿名。 即房宿。    ▶ 《周礼‧夏官‧校人》“春祭马祖” 汉 郑玄 注: “《孝经说》曰: ‘房为龙马。 ’”    4.  官名。    ▶ 汉 时太仆之属官。    ▶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龙马、闲驹、橐泉、騊駼、承华五监长丞。”
        龙马精神:    lóng mǎ jīng shén 【解释】龙马:古代传说中形状象龙的骏马。比喻人精神旺盛。【出处】唐·李郢《上裴晋公》诗:“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示例】见那些大哥哥还在~地说话,她也听不出味道,就打了两个哈欠,悄悄溜了出来。(欧阳山《三家巷》九)【拼音码】lmjs【用法】偏正式;作宾语;用于祝词
        龙首豕足:    又作:牛头不对马嘴。谓对书义的解释与原旨相去甚远,风马牛不相及。
        龙驭:    亦作“龙御”。    1.  《太平御览》卷三引《淮南子》: “爰上 羲和 , 爰息六螭, 是谓悬车。”注: “日乘车, 驾以六龙, 羲和 御之。 日至此而薄于 虞泉 , 羲和 至此而回。 六螭, 即六龙也。”后因以“龙驭”指太阳。    ▶ 《艺文类聚》卷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谢赐历表》: “窃以龙驭不爽, 靡见侵薄, 凤职是司, 曾无昃眺。”    ▶ 南朝 陈 张正见 《轻薄篇》: “莫嫌龙驭晚, 扶桑复浴鸦。”    2.  指天子车驾。    ▶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天地旋转回龙驭, 到此踌躇不能去。”    3.  借指皇帝。    ▶ 前蜀 韦庄 《喻东军》诗: “四年龙驭守 峨嵋 , 铁马西来步步迟。”    4.  谓君临天下。    ▶ 唐 钱起 《观法驾自凤翔回》诗: “圣情苏品物, 龙御辟云雷。”一本作“ 龙驭 ”。    5.  婉词。 谓帝王去世。    ▶ 《明史‧方从哲传》: “以药尝试, 先帝龙驭即上升。”参见“ 龙驭上宾 ”。
        龙首:      1.  龙的头。    ▶ 《仪礼‧乡射礼》: “楅长如笴, 博三寸, 厚寸有半。 龙首, 其中蛇交。”    ▶ 郑玄 注: “两端为龙首, 中央为蛇身相交也。”    ▶ 《淮南子‧要略》: “今画龙首, 观者不知其何兽也, 具其形则不疑矣。”    ▶ 《后汉书‧礼仪志下》: “载饰以盖, 龙首鱼尾, 华布墙, 纁上周, 交络前后, 云气画帷裳。”    2.  科举时代称状元为龙首或龙头。    ▶ 唐 冯贽 《云仙杂记‧虮肝龙首》: “虮肝之奉何堪, 龙首之攀可望。”    ▶ 宋 龚鼎臣 《东原录》: “ 叶道卿 尝带贴职知 秀州 , 时状元 宋公序 , 及同榜 郑天休 , 已修起居注。    ▶ 道卿 有诗寄二公曰: ‘相先一龙首, 对立两螭头。 ’世称为警句。”    ▶ 宋 文天祥 《为或人赋》: “龙首黄扉真一梦, 梦回何面见 江 东。”    3.  投壶术语。 箭入壶中而倚竿, 箭首正向自己者称龙首。 见 宋 司马光 《投壶新格‧龙首》。    4.  山名。 在 陕西省 长安县 北。 一名 龙首原 。    ▶ 萧何 营 未央宫 于此。    ▶ 汉 张衡 《西京赋》: “疏 龙首 以抗殿, 状巍峨以岌嶪。”    ▶ 《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 “规 龙首 , 抚 未央 。”    ▶ 李贤 注: “ 龙首 , 山名, 萧何 于其上作 未央宫 。”    ▶ 唐 沈佺期 《人日重宴大明宫赐彩缕人胜应制》诗: “拂旦鸡鸣仙卫陈, 凭高 龙首 帝城春。”

相邻词汇

  1. "龙首"什么意思
  2. "龙首豕足"什么意思
  3. "龙香"什么意思
  4. "龙香剂"什么意思
  5. "龙香拨"什么意思
  6. "龙駼"什么意思
  7. "龙驎"什么意思
  8. "龙马"什么意思
  9. "龙马精神"什么意思
  10. "龙驭"什么意思
桌面版繁體版English

Copyright © 2025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