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鸣谦接下
基本解释:以谦虚的态度接待下宾。
- 鸣谦: 1. 谓谦德表著于外。 ▶ 《易‧谦》: “鸣谦, 贞吉。” ▶ 王弼 注: “鸣者, 声名闻之谓也。 得位居中, 谦而正焉。” ▶ 孔颖达 疏: “鸣谦者谓声名也, 处正得中, 行谦广远, 故曰鸣谦。” ▶ 南朝 陈 徐陵《劝进元帝表》: “出震等于勋华, 鸣谦同于旦奭。” ▶ 北周 庾信 《贺传位于皇太子表》: “伏惟天元皇帝, 惟圣作圣, 惟亲尊亲, 降意于与能, 鸣谦于神器。” 2. 谓态度谦恭。 ▶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 “至公以奉上, 鸣谦以接下。” ▶ 《梁书‧刘览传》: “既以鸣谦表性, 又以难进自居, 未尝造请公卿, 缔交荣利。”
- 上气不接下气: shàngqì bù jiē xiàqì[gasp for breath;be out of breath] 形容因为劳累或焦急而气喘得很厉害她上气不接下气地往山村跑去。――李娴娟等《血染的爱》
- 鸣赞: 1. 高声唱喊行礼秩序。 ▶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 “赞礼官大声鸣赞, 如鸿胪寺焉。” 2. 官名。 ▶ 明 鸿胪寺属官, 掌典礼唱赞之事, 从九品。 ▶ 《明史‧职官志三》: “鸣赞典赞仪礼。 凡内赞、通赞、对赞、接赞、传赞咸职之。”
- 鸣谢: míngxiè表示谢意(多指公开表示):~启事|登报~。
- 鸣跃: 鸣唱腾跃。 形容喜悦。 ▶ 唐 李白 《游敬亭寄崔侍御》诗: “登高素秋月, 下望青山郭。 俯视鸳鹭群, 饮啄目鸣跃。” ▶ 明 陈子龙 《杂诗》之一: “拱手事圣明, 鸣跃无雄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