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riology]
关于耶稣之母马利亚的教义研究或这种教义的内容。虽然早期教会普遍承认马利亚在生耶稣时仍为童贞,但是《新约全书》中关于马利亚的记载却很少。东西方教会的礼拜传统中都有各种纪念马利亚的节日,且马利亚在天主教中尤为重要。1854年教皇庇护九世宣布圣母无原罪始胎的教义。马利亚被看作每个天主教徒的灵性慈母和神圣调解人,和耶稣一起救赎人类。1950年教皇庇护十二世把马利亚死后肉身被接上天定为天主教正统教义。
马利亚论是什么意思
相关词汇
- 马利亚: Mǎlìyà《圣经》中耶稣的母亲。据《福音书》记载,她是童贞女,由圣灵感孕而生耶稣。‘马’也写作玛。
- 马利: 犹麻利。 快速。 秧歌剧《大家好》第一场: “敌人到寨上啦, 场里地里没啦拾夺净的马利拾夺吧。”
- 秣马利兵: 喂饱战马,磨快兵器。谓做好作战准备。
- 西伯利亚: xībólìyà[Siberia] 俄罗斯境内介于乌拉尔山脉和太平洋岸之间的亚洲北部地区,北起北冰洋,南抵哈萨克丘陵,面积1300万平方公里
- 伊比利亚半岛: yībǐlìyà bàndǎo[Iberian Peninsula] 欧洲西南部的半岛,西濒大西洋,北临比斯开湾,东临地中海,东北以比利牛斯山脉与法国相接。南以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望,面积约58.4万平方里,包括西班牙、葡萄牙和直布罗陀
- 普罗列塔利亚: pǔluóliètǎlìyà无产阶级的音译。简称普罗。[法prolétariat]
- 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 nígéluó-B`odàlìyà rénzhǒng[Negrillo-Australian race] 世界三大人种之一,皮肤黝黑,嘴唇厚,鼻子宽扁,头发鬈曲,分布区域包括非洲,澳州及南亚热带地区
- 普罗列塔利亚特: 法文prolétariat、英文proletariat的音译。 源出拉丁文proletarius, 原指古 罗马 社会的最下等级。 今指无产阶级。 ▶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东京通信>按语》: “又讲趣味, 乞创造社‘普罗列塔利亚特’文学家暂且恕之。”亦省作“ 普洛 ”、“ 普罗 ”。 ▶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 “现在的统一战线-- 中国 的和全世界的都一样--固然是以普洛为主体的, 但其成为主体, 并不由于它的名义, 它的特殊地位和历史, 而是由于它的把握现实的正确和斗争能力的巨大。” ▶ 冰心 《南归》: “有许多新名词, 我们还是先从她口中听到的, 如‘普罗文学’之类。”
- 马利亚(抹大拉的),圣: [Mary Magdalene, St.](活动时期1世纪,巴勒斯坦;瞻礼日7月22日)圣经耶稣信徒之一,第一个看到复活后的耶稣。根据《路加福音》第8章第2节和《马可福音》第16章第9节记载:耶稣从她身上赶走七鬼。她陪同耶稣到加利利,目睹了他受刑和埋葬的过程。复活节早上,她与另外两名妇女去为耶稣的尸体施涂油礼,发现坟墓已空。后来耶稣向她显示,并让她转告众使徒,他已升天到了上帝那里。传说中人们一直把她说成是为耶稣涂脚油的悔改妓女。
- 马利根: [Mulligan, Gerry]原名杰拉德·约瑟夫·马利根(Gerald Joseph Mulligan)。(1927.4.6,美国 纽约州 长岛 昆斯维里奇~1996.1.20,康涅狄格州 达里恩) 美国萨克斯管演奏家、钢琴家、乐曲改编家、作曲家及乐队领队。冷爵士乐(参阅比博普[bebop])最著名的代表之一。1946年在克鲁帕大乐队从事乐曲改编工作,后自己创作改编乐曲,并参与M.戴维斯九重奏的《冷爵士的诞生》的录音工作(1949)。1952年在洛杉矶自组由C.贝克吹小号的无钢琴伴奏四重奏。
- 马利丹: [Maritain, Jacques](1882.11.18,法国 巴黎~1973.4.28,图卢兹) 法国哲学家。为虔诚的天主教徒,思想以亚里士多德主义和托马斯主义为基础,吸收其他古典哲学家和现代哲学家的见解,并吸取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马利丹认为托马斯主义是存在主义者的理智主义,他既强调基督教团体的重要性也强调个体的重要性。主要作品有《艺术与经院哲学》(1920)、《认识之步骤》(1932)、《艺术与诗歌》(1935)、《人和国家》(1951)以及《道德哲学》(1960)。
- 马利筋科: [milkweed family]萝藦科植物,由280多属约2,000种开花草本植物或灌木状攀缘植物组成。该科大部分植物有乳状汁、果实似豆荚,种子纤维轻柔、丛生、随风飘落到新的场所发芽生长。普通马利筋和血红花常栽培来作装饰品。肉质球兰开的白花呈蜡质,通常叫做球兰,常养在室内盆中。该科还包括一些肉质植物、一些瓶子草和蝴蝶草。
- 马利诺夫斯基: [Malinovsky]1、Malinovsky, Rodion (Yakovlevich)(1898.11.23,俄罗斯帝国 乌克兰 敖德萨~1967.3.31,苏联 俄罗斯 莫斯科)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著名元帅。1941年担任军队指挥官,不久晋升为军团指挥,并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起了重要作用。后来又指挥苏联军队进攻罗马尼亚(1944)和奥地利(194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苏联远东地区担任指挥官(1945~1955)。作为国防部长(1957~1967),督导苏联军事力量的建立。2、Malinowski, Bronislaw (Kasper)(1884.4.7,奥匈帝国 波兰 克拉科夫~1942.5.16,美国 康涅狄格州 纽黑文)人类学, 波兰裔英国人类学家,通常被认为是英国现代以实地调查为基础的社会人类学奠基人。他主要从事大洋洲人类学的研究,并与功能主义思想学派有关联。在波兰获得哲学、物理和数学学位后,他偶然读了弗雷泽的《金枝》,从而开始在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学习人类学(1910~1916)。在特罗布里恩群岛开展研究期间,他同当地人一起居住在帐篷中(参阅特罗布里恩人[Trobrianders]),流利地说当地土语,自由地将当时发生的事情和采访记录下来,并以敏锐而客观的眼光来观察各种反应。他能够提供一幅当地社会习俗的生动画面,而清楚地区别理想的规范与现实的行为,并由此为现代人类学的实地调查打下了基础。他先后任教于伦敦经济学院(1922~1938)和耶鲁大学(1938~1942)。作品包括《西太平洋的阿尔戈英雄们》(1922)、《野蛮社会的罪恶和习俗》(1926)、《野蛮社会的性和压抑》(1927)以及《魔法、科学和宗教》(1948)。
- 马列维奇: [Malevich, Kazimir (Severinovich)](1878.2.23,俄罗斯 基辅附近~1935.5.15,列宁格勒) 俄国画家和设计师。1912年游历巴黎时发现了立体主义,回国后领导俄国立体派运动。1915年展出了前所未有的抽象几何画作,均由有限的调色板上的简单几何图形构成,他将此风格称为至上主义。1917~1918年间,他创作了自己著名的《白上之白》系列,由白色的背景衬以神秘、朴素无华的白色浮流方块组成。1919年加入夏加尔在维捷布斯克的革命艺术学校。在那里,他对利西茨基产生了重大影响。20世纪20年代,他转回具象画派,但不能同意政府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要求。虽然他的职业生涯由此注定失败,但他仍对西方艺术和设计有很大影响。
- 马到功成: 见“马到成功”。